構建標準化服務體系。黨群服務站從便民利民、貼近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小區樓棟架空層進行基本建設,做到“四有”即有相應設施、有學習資料、有規章制度、有統一標識,實現分類式規范化建設,按照“5+X”的標準進行配置,設置悅讀坊、巧婦坊、親子坊、佳源微吧、社會服務站五個區域,根據實際情況增設如便民服務、培訓交流、黨群議事、文體活動等個性化、特色化的活動分區。

打造“不打烊”服務模式。堅持黨建引領、精準服務,全面實施錯時工作制,節假日正常開放,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把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居民群眾需要的每個角落。錯時期間,向居民群眾提供政策咨詢、業務代辦、志愿服務、處理突發事件等各項服務。與此同時,充分發掘整合轄區資源,激發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積極性,以需求為導向,為黨員群眾定制海量、免費、全天候“不打烊”服務,可提供閱讀書畫、教育培訓、觀影講座、黨群議事、黨性教育、體育健身、少兒托管、在職黨員進社區等服務,將活動內容、詳細地址和聯系方式向居民公示,極大地提高了黨員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實行“共治型”管理機制。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注重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大力推進基層治理體制改革,逐步形成結構順暢,各方力量有效參與的社區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深入踐行“資源融合、陣地共建、服務共享”的理念,統籌調配網格信息員、管理員、小區物業、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在職黨員、企業職工等各方資源參與社區治理,編織起社區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治理網絡,打通服務黨群“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