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萬年埠街道萬慈社區組織召開萬慈社區“益夢”文體協會成立大會。參加大會的有社區工作人員、社區8支文體團隊負責人以及他們的組員,共計80余人。這意味著萬慈社區有了一個完全自治的文體組織。
組織活動,滿足多層次多方面文化需求
萬慈社區成立于2018年3月正式掛牌, 一年多以來,社區通過專業的社工組織,開展場館文化體育活動,組織居民參與,將一個個閑散的文體愛好者集結成隊,從而形成有團隊、有帶頭人的管理氛圍,目前已培育8支文體團隊。這其中既包括偏動態的舞蹈、合唱、旗袍秀等,也包括偏靜態的詩文、書法、太極等,既有女性為主的瑜伽愛好者團隊,也有男性為主的乒乓球愛好者團隊,種類豐富、形式多樣,滿足轄區不同年齡層次多種居民文化需求,豐富居民精神生活。
規范制度,實現文體協會“自治化”
隨著文體團隊不斷壯大發展,成員越來越多,由此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何讓文藝團隊健康有序發展,這成了擺在社區發展道路上的難題。為了規范文藝團隊的管理,萬慈社區黨支部牽頭,在與各團隊負責人多次溝通,與居民骨干的多次商討之后,萬慈社區決定成立文體協會,協會成員從各文藝團隊中選舉產生,并最終形成了《萬慈益夢文體協會章程》、《萬慈益夢文體協會考核獎勵辦法》等一整套文體管理制度,全體成員參會通過,讓文體協會在社區黨支部的帶領下,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發展。
凝聚人心,構筑小區“價值共同體”
萬慈社區文體協會以“益夢”為名,8支文藝團隊名稱均以“益”字當頭,“益恒”太極隊,“益韻”舞蹈隊……這體現了萬慈社區一直以來公益為先的指導思路,引導社區培育社會組織志愿服務、無私奉獻。
“益念”詩文朗讀社的爺爺奶奶們多次在五四青年節、世界讀書日等節慶活動中為轄區孩子們帶來《我驕傲我是中國人》、《1919聽我說》等紅色文化詩文朗讀;“益鄰”志愿服務隊以“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為陣地,定期為轄區老人免費理發,把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他們因為相同的愛好聚在一起,他們聚在一起成了更好的“我們”,成為了小區正能量的傳播者。
社區不單單是群眾共同生活的場所,更應探索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共同協商、愛國愛家等和諧、文明、友善的共同價值目標。萬慈社區致力于推動社區由‘生活共同體’向‘價值共同體’轉變,培育社區文化,凝聚小區鄉愁,建設和美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