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小區黨支部
房屋屋頂安裝晾衣設備
給進出車輛發放停車卡
志愿者上門進行垃圾分類宣傳
包河區駱崗街道繁華社區九瓏灣小區共有8棟樓,1246戶居民,隨著入住時間增長,小區許多共性和個性矛盾問題日益顯現,一些居民對物業管理公司、業委會、居委會的意見也日漸凸顯,缺乏對小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如何破解小區的治理難題成了擺在繁華社區黨委面前最棘手的問題。2019年隨著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的推行和在具體建設中不斷的摸索,繁華社區逐漸探索到了小區治理新路徑。
黨支部建在小區,居民有事找黨組織。
“上次向黨支部反映小區晾衣難問題,沒想到這么快就解決了,真是太好了,以后遇到問題不會只想著找物業了,我要找小區黨支部。”居民王阿姨對前來開展“黨群家訪”的小區網格黨支部書記劉麗紅高興地說。今年5月份,按照上級黨組織的要求和小區實際,繁華社區黨委在九瓏灣成立了小區網格黨支部,并在每個樓棟成立了樓棟黨小組,實現了黨組織與小區居民“零距離”,讓小區黨支部在小區治理和服務居民等方面上發揮引領作用。小區的晾衣問題一直是居民集中反映的難題,小區黨支部主動找到業委會、九瓏灣物業協商解決辦法,通過大量細致的調研、分析工作后,在所有單體房屋屋頂上安裝了晾衣設備,徹底解決了高層小區晾衣難的問題,得到所有業主的一致好評。
議事廳設在樓棟,大家的事大家協商解決
小區網格黨支部在小區樓棟里設置協商議事廳,小區里的大事小事大家協商解決。以小區網格黨支部為核心,讓居民、物業公司、業委會等廣泛參與。同時,制定合理詳細可行的小區治理議事規則,使居民參與進來,發表觀點和看法,真正做到“小區的事小區居民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讓大家一起商量解決共同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事情解決了,小區居民的心結也就化開了,也讓小區居民的心凝聚在一起。九瓏灣小區停車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區居民,怎樣才能解決停車難的問題,小區黨支部多次組織召集小區業主代表、物業公司、業委會、網格員協商會議,充分吸納各方的意見和建議,成功制定了各方滿意的一套停車方案,開創了轄區小區停車管理的先河。停車以小時計費,不固定車位,鼓勵業主即停即走,最大化使用現有資源。平時3小時以內、周末6小時以內不收費的停車機制,為此得到所有業主的支持與配合,徹底解決了九瓏灣小區停車難問題,也給其他小區提供了可復制的停車方案。
黨員帶頭做表率,共建和美小區一個家
發揮小區黨員的“領頭雁”作用,帶領居民積極參與小區治理,增加居民對小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共建和美小區一個家。小區8棟的黨員杜春林同志,在九瓏灣小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居民們都稱呼他“老杜”,他不光自己主動參與社區治理還帶動其他黨員群眾共同參與。在樓道禁止停放電動車整治過程中,部分居民不理解不配合,他就帶領著黨員和部分熱心群眾,上門去宣傳和耐心解釋,同時向物業公司建議增設封閉式電瓶車充電區,免費供業主使用和停放,實現了小區電動車有序安全停放。在垃圾分類新風尚的推廣過程中,他帶領樓棟黨員志愿者參加社區宣傳小組,與社區工作者一起進小區進樓棟宣傳,九瓏灣小區成為繁華社區第一批實行垃圾分類的小區。現在像“老杜”這樣的黨員越來越多,他們積極參與小區治理,發揮了黨員在和美小區建設中的先鋒引領作用,帶領居民廣泛參與小區治理,共建和美小區一個家。
繁華社區在九瓏灣小區通過黨組織引領、協商議事、黨員帶頭等方式,摸索出小區治理的新路徑和新方案,大大提升小區居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