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將放置的青石板穩定住
竣工后的便民小道
黨員樓棟長檢查晾衣繩質量
許云俠老人在新安裝的晾衣繩上曬晾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1+8”系列文件精神,深入推進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石橋社區黨總支聚焦“組織進樓、服務進家”工作要求,以樓棟單元為切入點,以樓棟黨員作用發揮為重點,通過社區樓棟協商,解決居民最關心的問題,構建居民和親、樓棟和諧、小區和美的新格局。
榆林便民小道通民心
榆林橋畔小區東北面的居民每次從大門進入,需要繞很長一段路才能到家,部分居民為了日常出行方便,在綠化帶上開辟出一條土道小路,路面坑洼不平,下雨天更是泥濘不堪。“人為”小道的開辟不僅違法占用了小區公共綠化用地,而且嚴重破壞了小區環境的整潔美觀,引起許多居民的不滿。
小區黨員樓棟長得知情況后,逐一走訪樓棟居民,收集意見建議,并及時匯總反饋至社居委,提出希望修建一條便道,方便居民出行。
社區黨總支接到提議后,及時組織召開黨群工作會議,召集小區樓棟長、黨員,以協商的方式梳理議題,商議群眾意見,并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積極與小區大觀園物業協調,按照居民出行習慣規劃了一條150米的便道路線。
目前,小區便道已順利竣工,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社區將在后期修復便道周邊綠化,并加大環境宣傳力度,提高居民愛綠護綠意識,攜手共建和美家園。
安裝晾衣繩 “曬”出居民幸福感
“以前不少居民為了方便晾衣,將繩子拴在樓頂避雷設施上,不僅不安全,而且橫七豎八的極不美觀。現在社區安裝了栓好的晾衣繩,比以前方便多了,小區環境也變得更加干凈整潔。”在樓頂晾曬被單的許云俠老人高興地說。
據悉,榆林橋畔小區自2014年回遷入駐后,由于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出現晾曬難的問題。石橋社區積極收集居民意見和建議,并走訪了其他小區學習優秀經驗,通過召開社區黨群協商工作會議,歷經 “四議兩公開”程序,采取集中規劃的方式,以小區7棟、8棟共三個單元為試點,在樓頂裝置晾衣設施。
目前,試點樓棟60個晾衣架已經全部安裝到位,晾衣架的立柱、支架等均用不銹鋼材質焊接,既美觀耐用又防銹,解決了居民的衣被晾曬問題,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后期,石橋社區將在榆林橋畔小區全面推廣落實晾衣架安裝工作,助力和美小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