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區域展示紅色家書
開展紅色家訪
記錄紅色日記
建設紅色驛站
紅色群雁——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座談會
今年,駱崗街道車谷社區聚力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聚焦組織進樓、服務進家,扎實做好“五個一”工作,全力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在小區全覆蓋,著力把黨組織服務觸角延伸至樓棟,不斷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的新路徑。
推送一封紅色家書。社區黨組織將一封題為“有事就找黨組織”的紅色家書,采取公共區域展示、送書上門、微信推送、黨課宣講等方式廣泛宣傳,讓千家萬戶知曉黨小組建在樓棟里、服務延伸到樓棟里,培養居民“有事就找黨組織”的行動自覺。通過推送紅色家書, 12名小區在地黨員和熱心居民主動加入“黨組織在身邊群”,積極報名黨小組長(樓棟長)崗位,為樓棟工作,為鄰里服務,為人生添彩。
開展一次紅色家訪。從六月份開始,小區黨支部集中兩個月時間,堅持“三個必到”、“三個清楚”原則,對在冊在地黨員、困難群眾、黨小組長(樓棟長)三類家庭開展紅色家訪,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家訪人員堅持把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的目標意義講清楚,把黨組織在身邊的服務講清楚,把選育黨小組長(樓棟長)職責和作用講清楚。通過紅色家訪,黨組織訪出了黨員群眾的心聲,也訪出了和美小區建設的意見建議,更訪出了一群思想覺悟高、綜合素質好、熱心公益的在地黨員和居民骨干,黨建引領的基礎更扎實,基層治理的力量更匯聚。
記錄一本紅色日記。社區黨組織專門印制了黨群家訪紅色日記本,小區黨支部、網格員、黨小組長、樓棟長將紅色家訪情況記錄在冊,定期匯總交流,社區分類處理,及時回應解決。紅色日記記錄著黨員群眾的多元訴求,也記錄著黨組織的精細服務,成為黨組織聯系群眾的“一座橋”,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目前,兩個小區支部的紅色日記記載著60余次上門家訪記錄,征集和美小區建議30余條,收集各類問題20多個,已銷號化解10個。
建好一個紅色驛站。社區黨組織投入30余萬元對南麗灣小區15號樓一層架空層進行改造提升,打造一個集黨員教育、市民教育、科普教育、物業服務、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黨群服務中心,得到了小區居民的積極支持,紅色驛站成為黨支部宣傳教育的主陣地、居民協商議事的大平臺、群眾休閑活動的新空間。黨群中心突出“紅色”定位,聚焦服務功能,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進專業社工開展服務項目,讓居民享受到家門口的“一站式”服務。
選育一批紅色群雁。社區黨組織多次召開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推進會、座談會,整合黨建共建單位、駐地企業、社區民警和律師等多方資源力量,統籌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全力支持小區物業服務企業打造“紅色管家”。研究出臺《車谷社區黨小組長(樓棟長)選聘管理辦法(試行)》,人員擇優選配,職責細化分解,機制運行順暢,激勵多措并舉,從制度層面為小區治理群雁提供保障。現在,南麗灣小區5名退休老黨員和8名居民骨干加入了小區共治會,黨小組長(樓棟長)成為服務居民的榮譽稱謂,小區自治共治的“一盤棋”越下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