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組織建設,織密黨的組織“一張網”。瓊臨網格黨總支始終高舉一面旗,強化黨建引領的政治功能。一是重黨員學習教育。加強53名黨員學習教育,充分利用學習強國APP開展日常教育,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10多名總支黨員積極在樓棟里擔任黨小組,主動在小區里、樓棟里發揮作用;二是建立樓棟黨小組。結合三在黨員報到,把黨小組建到樓棟,截止目前,在轄區臨濱苑、瓊臨苑2個住宅小區31棟樓組建27個樓棟黨小組,結合各類節日、公益項目、樓棟文化開展活動,讓黨員身份亮出來、黨員作用顯出來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小組成為網格黨總支的“前哨”和“工作隊”,織密黨的組織“一張網”。
激活紅色細胞,選育小區自治“一群雁”。通過“985”工作法,把居民群眾組織發動起來,把黨的聲音傳下去,讓群眾的聲音能傳上來,充分發揮支部黨員和在地的先鋒模范作用,激活樓棟“紅色細胞”,挖掘小區自治骨干。一是激活紅色細胞強磁性。2019年4月起,網格黨總支積極響應社區黨委號召,組織網格部門工作人員、居委會工作人員、信息員、黨小組長、樓組長分成6組對轄區臨濱苑、瓊臨苑2個住宅小區31棟500多名在地黨員進行走訪,上戶送“紅色包裹”,并在樓棟開展見面會,喚醒黨員先鋒帶頭意識,讓黨員自覺投入到服務居民群眾行列當中,100多名在地樓棟黨員積極的參加到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中來,30多名黨員成為骨干,激活了樓棟的“紅色細胞”,增強黨支部的磁性。二是激活紅色細胞強磁力。在網格黨總支的指導下,各小區各樓棟樓棟黨小組組織黨員在樓棟包層聯戶,讓黨員帶動家人、朋友、鄰居,在樓棟開展各類活動、協調鄰里矛盾,黨員的磁力不斷增強,真正讓黨員與群眾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暢通紅色圓心,下好協商共治“一盤棋”。網格黨總支始終把居民關心的事放在心里、抓在手里,通過協商議事解決各類問題難題,讓網管黨總支成為協商議事的紅色圓心。一是建立“三長三員”微機制解糾紛。黨小組長、樓組長、物業樓長,網格員、信息員、社區工作人員,每月走訪聯系,與居民群眾開展面對面交流,收集意見,了解居民糾紛。通過“三員三長”定期聯系機制,居民與居民之間、居民與物業進行面對面溝通、協商和對話。極大的提高了解決居民糾紛的效力。定期發布居民群眾反映和關注的問題,及時宣傳協商解決問題的解決方案,提高居民群眾對問題解決的知曉率,確保受益人群零遺漏。二是五方聯動同屏共振消雜音促和諧。為加強協商議事,瓊臨網格黨總支、居委會、各樓黨小組、盯得緊文明巡查隊與轄區物業公司組成協商議事廳,每月召開一次議事會、每次協商解決一個突出問題,議事會安排專人記錄,討論形成的意見建議提交黨總支討論并推進,進入實施程序后協商議事議事廳成員有權跟蹤監督等,內容涉及服務群眾、文明養犬、文明乘梯、鄰里糾紛、環境治理、物業矛盾等多個方面,目前參與完成了困擾居民多年樓棟垃圾亂堆放、園區綠植缺失補種、文明養犬等事項,依托網格黨總支搭建的議事平臺平臺解決了居民群眾關切的問題,有效的消除了“雜音”,通過協商與居民群眾同頻共振。
唱響紅色聲音,共建和美小區“一個家”。瓊臨網格黨總支堅持“黨組織對群眾有求必應”,換來“群眾對黨組織一呼百應”。一是打造黨群微家樓棟客廳陣地。通過“985”工作法,網格黨總支牽頭,充分調動黨小組、樓棟居民參加,在臨濱苑1棟40多戶居民捐款3500多元打造樓棟,截止目前,在轄區臨濱苑、瓊臨苑2個住宅小區31棟樓打造“四美一好”樓棟12棟。二是把居民群眾的難事化解在樓棟里。常態化開展紅色家訪黨群串門,把黨的聲音傳播到、新婚喜事慶賀到家、新春佳節恭賀到家、天災人禍溫暖到家、天災人禍溫暖到家、家庭糾紛調解到家、生活困難慰問到家、大病住院看望到家、健康衛生關愛到家。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的樓棟堆放雜物、不文明養狗、物業門禁、電瓶車停車棚等問題,為新婚家庭、新生兒家庭送去“親情六敲門”禮物,常態化走訪轄區100多高齡老人家庭,解決臨濱苑13棟4樓與5樓鄰里矛盾問題等,把紅色聲音唱響在樓棟里、在居民群眾家中,真正讓群眾感受黨的溫暖,共建了和美小區“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