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斷完善社區治理體系,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和園網格黨支部緊跟合肥市“1+8”文件中的社區治理步伐,通過激發紅色力量,逐步形成了黨支部引領、居委會搭臺、社區社會組織響應、轄區企業助力的多元共治工作機制,不僅實現了資源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和豐富了居民的生活圈,走出一條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新路子。
紅色走訪,助推“黨員作用發揮好”。和園網格黨支部積極響應號召開展“紅色走訪,黨群串門”活動,通過上門走訪,把黨章、最新政策方針傳達給每一位黨員。并對黨員信息進行登記,建立黨員人才庫,鼓勵黨員發揮熱心和專長在社區治理中發揮作用,增強他們的責任感,真正實現黨員“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起先鋒模范作用”。同時,網格黨支部還召開了樓棟黨員見面會,積極聽取黨員意見和建議,并根據實際情況逐項反饋落實,真正做到居民反映有回聲,建議有反饋,增強黨員的積極性和使命感。以黨員帶動群眾,以樓棟覆蓋小區,以點帶面提升小區志愿服務參與度。
打造紅色物業,助推小區多元共治。“紅色物業”是網格黨支部利用物業平臺、結合社區工作而創建的黨建品牌。以 “新鄉賢”議事會為抓手,通過每月一次的多方聯席會,讓物業與居民面對面說事,逐步形成“百姓說事、多方議事、民主定事、協同辦事”的工作模式,促進了物業與居民的良性互動。同時,引導居民監督落實,提升小區治理中居民的參與度。讓物業服務、社區治理工作和成一盤棋,在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力量、提升社區服務質量的同時,整合社區資源,為群眾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居住舒適度。
培育社區社會組織,樂享自治成果。居民事居民議、居民事居民辦,是和園網格黨支部一直沿用的工作模式。且在工作推進的過程中,有相同訴求、相同需求或相同興趣的居民逐漸自發形成固有的“交往圈”并在居委會的引導下不斷成熟,形成團體,規范運作。他們有為空巢、獨居老人排憂解難的為老志愿服務隊,有以方便鄰里生活為己任的維修服務隊,有為心系兒童安全的愛心護學隊,有為居民健康保駕護航的醫療志愿隊……他們以己之長,利用閑暇時間活躍在小區治理的各個角落,傳遞服務的同時帶動居民共治共享。
創建“四美一好”樓組,共建溫馨家園。和園小區為拆遷安置小區,有先天的熟人優勢。和園網格黨支部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聯合原有村居挖掘退休村干部、黨員、原生產隊長等有影響力的居民,帶動本樓棟居民共同打造“四美一好”樓組。并以樓棟黨小組長與樓組長為抓手,在征集居民意見及建議的基礎上,制定樓棟公約、開展居民活動、布置樓棟公共空間等,不斷提升樓棟文明程度,打造溫情樓棟,留住鄉愁,把小區建設成為居民群眾住下就不想走的宜居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