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隨著群眾物質生活日益富足,人民的美好需求已經不再是吃飽穿暖的問題,他們希望有更干凈的環境、更安全的住所、更舒適的居住條件。這樣的情況下,物業和居民的矛盾就日益凸顯,怎么去處理矛盾成為了支部必須去解決的問題。
濱湖世紀社區融蔭網格黨支部充分聽取民意,走好群眾路線,打通黨支部為民服務的“最后一米”。積極探索民事、民議、民決的“三民工作法”讓居民參與到小區治理中。
黨員帶頭發現民事
今年以來,在社區黨委的部署下,融蔭網格黨支部積極開展紅色家訪黨群串門活動,推進“組織進樓”、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進樓入戶。社區、網格所有工作人員走進小區、走入樓棟一線,走進居民家中,深入基層黨員群眾,按照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群眾的方式,將在地黨員和居民骨干動員出來、組織起來、作用發揮出來,今年以來,通過紅色家訪黨群串門活動,動員到支部報到的在地黨員22人,通過訪民情、問民需,結合黨支部各項工作,梳理居民“關心事”清單15條。
支部牽頭開展民議
堅持誰主張、誰負責的原則,融蔭網格黨支部注重走好群眾路線,積極開展民主協商。建立黨支部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企業、居民代表參與的協商議事工作機制,每月定期召開協商議事會。搭建“協商益起來”平臺,喚醒居民群眾參與小區治理的意識,集合大家的智慧力量共同解決問題,避免了以前一方“單打獨斗”的局面。融蔭網格黨支部通過抓黨員、黨員帶群眾,不斷持續壯大自治力量。今年以來,共召開協商議事會13場,解決居民關心事8件。
自治組織督促民決
由物業企業、黨員志愿者組成的自治巡邏隊"平安心"安全文明巡查隊,每周二下午和每周四晚上定期巡查,巡查內容包括消防安全、樓道衛生、園區綠化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方面。網格黨支部安排一名支委成員配合自治組織進行對接,并對巡查形成的問題進行監督,確保決議的實施過程得到有效監督,決議的結果得到長效的堅持。
融蔭網格通過這樣的方法解決了春融苑10棟籃球場噪音擾民問題、春融苑10棟104亂堆放雜物問題、小區景觀池改造問題、小區電瓶車棚充電樁問題等多個案例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并正在運用“三民”工作法進行樹蔭苑8、9棟之間廢棄水池改造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