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老城區,居民來自四面八方人員流動性大,管理很難到位。從房子漏水、垃圾雜物亂堆、無人管理等矛盾叢生的問題小區,到環境干凈整潔、居民睦鄰友好、生活溫馨有序的幸福之家。春雨花園小區發生這樣的變化,“蝶變密碼”就是包公街道雨花橋社區黨建引領走出的老舊小區治理新路子。
小區臟亂不堪,居民糾紛頻發
春雨花園小區建設于1995年,小區共17棟樓687戶。鄰里間由于不熟悉、不信任、不放讓,在生活中經常因為瑣事引發矛盾糾紛。與此同時,受當初建設標準不高等因素限制,小區配套設施相當滯后,車輛無序停放、垃圾亂丟亂放等臟亂差現象比較嚴重。而且,小區在管理上也存在漏洞,打架斗毆、偷盜破壞等現象時有發生,小區居民苦不堪言。
探索共治模式,各方管理聯動
“針對春雨花園小區的種種亂象,我們積極推進黨建引領住宅小區管理工作,創新工作形式。”雨花橋社區黨委書記介紹,社區建立健全了“三聯合一”工作機制,包括社區服務管理聯動、物業管理聯動、樓棟長管理聯動,構建“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的小區治理新格局。
在做好小區治理工作的同時,社區黨委致力做好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將物業公司二樓辦公作為和美小區黨員議事協商會議室,每月召開議事協商會,充分發揮居民自治作用,做到樓棟里的問題,由樓棟黨小組召集黨員中心戶、居民骨干在樓棟協商解決;小區里的問題,由小區黨支部召集樓棟黨小組長、樓棟小組長、物業企業、在小區協商解決,做到“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實際解決鄰里糾紛5起,小區內車棚收費不均、居民私自建立停車樁問題2起。
黨員帶頭幫扶,鄰里互助和美
春雨花園小區登記黨員家庭153戶,其中在冊黨員占28%,在職黨員占40%,在地黨員占32%。通過走訪登記,摸清小區內黨員分布情況,推進春雨花園和美小區建設工作。13名樓棟長以及4名黨小組成員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聯系居民與社區,及時反饋消息、解決居民問題,受到社區與居民的一致好評。黨員牽頭每月開展一次環境集中整治活動,截至目前已開展15次,讓小區“顏值”煥然一新。
疫情防控期間,多名黨代表以及樓棟長主動請纓,在社區基層口罩不足的情況下自備口罩上前線,參與小區路障點設置、宣傳防疫科普知識、協助社區人員發放出入劵等等,他們身披紅色馬甲的忙碌身影從早到晚出現在小區內,在本次疫情防御中發揮極大作用。
如今,春雨花園的變化不僅在于環境,更發生在人們的心境。真誠相待謙讓有禮的民風回歸,不少人志愿參與到鄰里互助之中,讓600多戶小家庭融合成一個和和美美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