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區煙墩街道竹園社區黨支部堅持把黨的建設作為貫穿社區治理的一條紅線,通過開展“五在社區”活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道門檻”。
竹園社區轄區居民小區含2個回遷小區,1個商住小區,由于回遷小區居民多是從一個村或臨近村回遷來的,相互比較熟悉,住進了高樓,生活環境的改變了,但生活的方式基本還是以前農村的模式,這給社區治理增加了不少難度。面對回遷小區繁雜的社區治理服務工作,竹園社區黨支部堅持“工作為了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以“五在社區”為載體,把強化社區黨建的過程變成促進社區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服務的過程。
“先鋒旗幟”在社區。一是加強陣地建設。煙墩街道竹園社區轄區內一個個“紅色陣地”像一面面旗幟,傳承著“紅色精神”。轄區內的竹園小區、云谷名庭園區內部設置多處黨建文化陣地,黨建文化陣地包含入黨誓詞、黨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樓棟等多種黨建元素,成為居民的紅色文化精神家園。二是組建樓棟網絡黨小組。竹園小區含19棟住宅樓,目前已經成立17個樓棟黨小組,各樓棟推選一名黨員為黨小組組長,形成以社區黨支部為核心,樓棟黨小組組長為骨干,樓棟黨員志愿者為基礎的精細化組織。
“共駐共建”在社區。組織共建,服務聯做。煙墩街道竹園社區“兩委”成員到駐區單位黨組織交叉任職,目前轄區成立高地物業黨支部、煙墩街道城管辦黨支部、合肥煙墩建安公司黨支部、合肥市包河區煙墩市場監督管理所黨支部,合肥星泓發展有限公司黨支部。2019年,竹園社區黨支部先后與合肥市供電公司黨支部、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三大隊黨支部等4家單位簽訂了共建協議,開展共建活動8次,以活動促共建。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社區與駐區單位雙向互動,社區黨組織定期走訪,了解轄區單位需求和對社區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轄區單位結合本單位實際,與社區開展各項共建服務活動,將駐區單位資源優勢融入社區,進一步提高了黨建在社區治理中的引領作用。
“志愿隊伍”在社區。發展壯大隊伍,堅持黨員干部帶頭,不斷推動志愿者隊伍壯大。竹園黨支部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牽頭成立了“紅竹護衛隊”,把有時間、有精力的老黨員集中起來,參與小區自治。先后組建多樣的志愿者團隊,包含“夕陽紅”“綠色行”“綠色行環保項目”“小桔燈暖心陪護”“星竹公益維修隊”等志愿者團隊,社區老年學校組建廣場舞、太極拳、腰鼓、打連廂、紅歌班等興趣團隊。
“文化傳承”在社區。一是搭建傳承平臺。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書畫活動中心等文娛活動場地為依托,建設“竹園社區文化服務廣場”“法治長廊”“書法小天地“老年學校”等各類文化場所,保證文化活動開展有陣地。二是弘揚傳統文化。開設黨員宣講大舞臺,唱響黨的“好聲音”,定期組織黨員宣講。三是打造鄰里文化。通過參與街道舉辦的“鄰里文化節”,展示“鄰里情”,每年舉辦“墨香添年味”,送春聯活動,宣傳鄰里文化,讓轄區居民走出家庭,融入社區大家庭。
“微小服務”在社區。一是提供“小方便”。通過社區的便民箋,讓社區居民、轄區商戶、駐區單位聯系社區工作人員更方便;細化組織建設、經濟發展、生產生活、福利保障、信訪維穩等事項流程,印刷成冊,讓群眾辦事更順暢;設立黨建、民政、計生、殘聯、文明生產、宗治等社區綜合服務窗口,讓群眾辦事更便捷。二是辦好“小事情”,社區先后完成了衛生服務中心、居民食堂、銀行服務點的配套建設,今年以來竹園小區主要針對地下車庫、商業區非機動車位的整體環境提升,商戶違規經營、機動車亂停亂放、污水管網改造等集中整治工作,獲得了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