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街道航運南村社區東依南淝河、南至一環路、西臨馬鞍山路、北壤巢湖路茶葉市場,區域面積約0.7平方公里。社區擁有小區19個,大多都是老舊小區,隨著居民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的特點,加之社區物業管理矛盾突出等問題,如何破解老城區城市管理難題,切實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和水平,成為社區黨委一直思考的課題。結合長期社區治理和服務的經驗和社區實際情況,航運南村社區狠抓五項舉措,推進紅色物業聯盟項目,破解物業管理難題,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
一、注入紅色力量,突出黨建引領。針對轄區物業管理矛盾突出問題,航運南村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為物業注入紅色力量,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提升物業服務能力和水平。成立由物業公司黨員、業委會黨員、網格員、民警、律師等多元力量組成的紅色物業聯盟黨支部,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整合物業公司、業務會、黨員先鋒、居民骨干等力量,協調解決物業矛盾問題;打造“紅帆船”黨員志愿服務隊、“紅管家”黨員服務隊、“紅領先鋒”黨員義務監督隊等“紅色工作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服務轄區居民群眾,助力物業矛盾和問題的解決;動員小區黨員參與和美小區建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推動“紅色細胞”活躍在小區一線、服務在群眾身邊,把服務深入到每個角度。
二、實行分類管理,因情精準施策。針對轄區純物業小區、代管小區、自管小區,采取分類管理。對純物業小區,通過紅色物業聯盟黨支部,強化組織領導和行業監管,引導物業服務企業參照《包河區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考核辦法》開展服務,全面提升物業專業化水平和服務質量;對代管小區,進一步加強對代管小區物業的日常管理,進一步明確服務項目,完善服務協議,為居民提供基本物業服務,針對突出矛盾和問題,社區黨委整合多方力量,協助解決;對自管小區,充分發揮自管小組的作用,注重引導小區黨員先鋒和居民骨干參與小區自管,做好對自管小組各項工作的指導和監管,確保自管小組對小區有效管理。
三、開展志愿服務,滿足居民需求。在社區原有護航志愿服務隊、暖航親子志愿服務隊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和打造“紅帆船”黨員志愿服務隊、“紅管家”黨員服務隊、“紅領先鋒”黨員義務監督隊等“紅色工作隊”,全面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協助紅色物業聯盟開展相關服務監督工作和居民訴求收集、反饋工作等;常態化開展“八個到家”;積極開展“人在暖途”困境家庭救助服務項目、航航伴老項目、航航童學部落、航航和美家園樓棟自治項目、航航魅力瑜伽、“惠航”睦鄰協商等微公益創投項目,推動“五社聯動”,發揮社會力量服務群眾,滿足居民多樣生活需求。
四、繁榮群眾文化,豐富百姓生活。聚焦紅色文化傳播,以滿足黨員群眾不斷増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導向,以傳統節日為載體,充分發揮群眾文化資源優勢,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分“春之萌芽、夏之戀歌、秋之收獲、冬之求索”四個篇章,唱響文化“四季歌”,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社區現有風之韻藝術團、啟航老年藝術團、紅楓葉藝術團、逸雅趣書畫協會、風武韻太極隊、俏夕陽旗袍表演隊、“心隨舞動”舞蹈隊等7支群眾文化隊伍,文化種類豐富,專業性較強,社區將進一步抓好群眾文化隊伍建設,抓好引導,提供支持,讓群眾文化隊伍成為繁榮社區群眾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時,精心組織各類主題活動,傳播紅色文化,傳遞黨的聲音,豐富百姓文化生活。
五、深化網格化管理,推進精細化服務。社區根據居民戶數等情況,劃分七個網格,網格長全部由社區“兩委”擔任,網格設置專、兼職網格員,并將黨小組長、居民樓棟長、物業人員、治安員、調解員、志愿者骨干等隊伍納入網格。社區將進一步深化網格化管理,強化網格隊伍建設,積極開展走訪入戶、信息登記、問題發現、跟蹤解決、結果反饋等工作,不斷提升網格化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