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包河區“紅色領航”工程實施以來,煙墩街道濱湖欣園社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為目標,以“五社聯動”模式為抓手,在和美小區建設中持續發力。
完善服務平臺建設。以社區級睦鄰中心為主陣地,打造小區黨群服務站,推進樓棟黨小組建立,不斷完善服務平臺建設。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社區利用濱湖名邸小區閑置架空層,精心打造好鄰好友黨群服務站,由社工駐點運營,通過結對共建、鏈接資源,公益項目等形式,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睦鄰活動50余次,受益居民超千人次,培育黨員骨干近20名,挖掘居民志愿者8名,在豐富群眾生活、促進鄰里交流、探索居民自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個樓棟就是一塊“陣地”,社區聚焦“組織進樓、服務進家”,有序推進樓棟黨小組建設,常態化、項目化開展安全巡查、治安巡邏、矛盾調解、政策宣傳、文明勸導等活動。家住濱湖欣園小區9號樓的胡召福是一位孤寡殘障老人,樓棟志愿者在走訪得知其日常生活面臨買菜、搞衛生等不便的困難后,主動結對幫扶,分組每周幫老人買菜、打掃衛生、整理家務、聊天解悶等,一定程度解決了老人生活困難問題,也使他感受到了鄰里互助的溫暖。
發揮社工專業優勢。社區與社會服務機構合作,以“項目+崗位”形式引入社工,結合微公益創投、黨群串門、活動開展等,充分發揮社工專業優勢,通過活動帶、培訓教、外出看、結對幫等形式,挖掘、培育樓棟黨員和居民積極分子,使大家策劃、組織活動的知識得到提升,能力得以增強。謝天金原本是一位熱心公益活動的普通志愿者,在社工的帶領與其本人的努力下,其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等得到了較大的提升,牽頭開展活動也游刃有余,如今她獨當一面,擔任社區樂善志愿服務隊負責人,帶領隊員們常態化開展文明宣傳、鄰里關愛,并參與微創投項目,成為了和美小區建設的好助手、社區治理的好幫手。
調動社會組織參與。社區通過志愿服務、微公益創投等形式,調動文明先鋒、樂善、蒲公英等社會組織參與到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中,并逐漸成為中堅力量。在黨員婁祥貴等幾位隊伍負責人的帶領下,一百多名黨員和居民骨干自發的參與小區建設,開展樓棟睦鄰活動。他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活躍在鄰里互助、困難幫扶、治安巡邏、糾紛調解、安全巡查、睦鄰活動等等服務領域,全年累計開展活動兩百余次,為鄰里送去關愛,讓“陌鄰”變“睦鄰”。社會組織的廣泛參與,不僅加強了黨群間的聯系,營造了良好的睦鄰氛圍,而且增強了對小區的歸屬感,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居民自治的能力,有助于推動黨建引領下的小區和社區治理創新。
鏈接社會資源助力。通過組織共建,社區積極鏈接外部資源,以活動共辦、事務共商、資源共享、項目認領等形式,深入樓棟開展健康義診、困難幫扶、安全宣傳、便民檢修等服務。社區黨支部鏈接濱湖欣園社區衛生服務站定期深入樓棟開展健康義診,為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95518客戶服務中心積極認領困難幫扶項目,連續三年深入濱湖欣園小區開展慰問幫扶困難老人行動,累計慰問五十余次,讓困難老人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溫暖和關愛;中石油昆侖燃氣的檢修師傅們定期走入轄區孤寡老人家中,檢測燃氣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免費更換燃氣軟管,守護孤寡老人的安全……社會資源為和美小區建設注入了人力、物力和技術支持,讓群眾享受到了便利和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