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花園作為雨花橋社區最大的老舊小區,小區住房性質復雜,有房改房、商品房、回遷房、單位分房、集體宿舍等。同時又毗鄰萬達商圈,流動人口眾多。長期存在著物業管理缺失、人居環境惡劣等問題。
2019年下半年以來,雨花橋社區著力在春雨花園小區開展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在2019年11月成立春雨花園議事協商委員會。并由任命、自薦和推舉等方式產生了4位黨小組長及13位樓棟長。他們不負眾望,積極工作,主動出擊,協調了上下樓層問題,緩解了矛盾糾紛,調解了鄰里和家庭不和諧現象,實實在在地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扎扎實實地維護了居民的切身利益。半年時間里,他們共累計處理和調解了各類矛盾糾紛60余起,并在今年年初的防疫工作和當前的防汛工作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在項目推進期間,社區黨委發揚了黨在重大決策事項上的領導作用,通過“三大舉措”,全面推進了紅色領航和美小區的建設工作。
一、自我管理,小區治理體系規范化建設
和美小區項目的成效需要完善的小區治理體系。雨花橋社區黨委在認真研究分析了各級的文件指導文件后,結合春雨花園小區的實際情況,建設了一套居民協商議事大會、小區議事協商委員會和專委會(社會組織)三位一體的治理體系。在小區內設立議事協商辦公室,由小區內企退黨支部書記負責小區議事協商整體工作。將整個小區劃分為4個黨小組,并委任了黨小組長,每個黨小組長負責責任區內的樓棟,樓棟內由居民推選出樓棟長。樓棟長負責協調物業處理物業問題,調解樓棟內的居民矛盾、鄰里糾紛,并將無法解決的問題向黨小組長反饋。黨小組長在收集各類問題匯總備案后,每月28日向居委會集中匯報問題,由居委會出面協調各職能部門處理。通過這套自下而上的自我管理體系和運營流程,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橋頭堡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讓小區內的社情民意及時傳達到有關部門,讓整個治理流程有脈絡、有記錄、有跟蹤,讓居民的利益得到切實的保障。
二、自我服務,小區治理工作項目化推進
在和美小區項目剛剛開始運行的時候,社區和小區居民因為新鮮感和熱情積極開展一段時間服務,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何保證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持續穩定提升?則必須依靠將小區治理工作項目化才可以。社區黨委結合包公街道微公益創投項目,根據小區內居民的各類服務需求,依據服務類型、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等要素進行細分,組織小區內的社會組織(小區居民自發組織成立)申報了涵蓋社區服務類、志愿服務類、社區協商類、社區治理類4個大類的8項微創投項目。為小區治理工作帶來了政策、管理、資金和技術的各種支持和保障。通過這種項目化的建設和運營,培養、孵化、鍛煉了基層居民骨干隊伍。塑造了小區居民自我服務的意識。為小區的各項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持續穩定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自我教育,小區治理模式品牌化塑造
雨花橋社區作為一個商業社區,毗鄰萬達商圈,繁榮的商圈經濟帶來了龐大的流動人口。而春雨花園小區又屬于緊挨著萬達商圈的老舊小區,房價低廉、交通便利,自然成為萬達商圈流動人口的主要聚集地,流動人口占到了整個小區人口的三分之一。一些租戶,經常有一些不文明行為,如亂扔垃圾、制造噪音、無繩遛狗等。針對這些問題,黨小組長和樓棟長們在接到群眾舉報后,登門對租戶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和教育,并積極邀請租戶也參與到和美小區的建設上來。倡導“共處和諧一個家”“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和諧優美的人居環境是靠全體小區居民共同維護的觀念,將全體小區居民發動起來,組織起來,塑造“雨花模式”,這一小區治理模式的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