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完善“一核多元、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機制和“三社聯動”社區發展機制,包公街道青年社區黨委廣泛開展可持續社區營造行動。青年社區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社會組織為載體、社工人才為支撐,引導居民組織化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打造有溫情、有溫度的黨群睦鄰中心,開辟居民活動新陣地,實現為民服務零距離。
一、和美小區的“六坊一中心”,讓“陌鄰”走向“睦鄰”
青年社區黨群睦鄰中心里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位于包公街道青年社區陽光小區內,活動中心面積約600平方。中心是以面向社區居民服務為主體、以惠民為根本的社區服務平臺,將生活照料、社區食堂、健康講座、文娛項目、閱讀中心、法律咨詢、心理保健、精神慰藉、影視放映、社區服務站志愿者等各類資源集成整合,面向廣大社區居民開展符合居民需求的專業的綜合性社區服務活動中心。
“美鄰坊”。睦鄰社區自己的舞蹈室,每周一至周六,社區內的黃梅戲藝術團、星光柔力球、世紀陽光健身舞蹈隊等十余支文藝活動隊伍在舞蹈室內進行日常的排練,為社區內愛好文藝活動的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與學習的舞臺。
“頤鄰坊”。睦鄰社區自己的日間照料室,日間照料室內電腦、空調等設施俱全,每周我們會定期在日間照料室內開設免費足底按摩、手指保健操等活動。社區的老年居民可以在日間照料室內邊聽戲曲邊做足底按摩,通過這些服務,一方面滿足了社區老年居民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也擴大了社區老年居民的社交圈,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友鄰坊”。翰墨傳香書畫室,活動室內懸掛的都是社區書法班、水墨芳華繪畫班成員的作品,有些成員的作品還獲得過一些比賽的獎項。我們的書畫室是面向社區內所有居民開放的,為轄區喜愛書畫的居民朋友們提供一個陶冶情操、抒發心情的場所,弘揚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加社區的文化氣息。
“悅鄰坊”。悅鄰坊約為180平米,通過播放紅色影片和舉辦文藝匯演等方式,向居民開放,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社區居民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意識,強化社會正能量的傳播,促進社區和諧。
惠鄰坊。社區為解決轄區60歲以上老人就餐難的問題,成立了“睦鄰食堂”,注重老人飯菜的葷素搭配、健康營養上。惠鄰坊約為220平米,主要功能為社區代購和社區食堂,社區代購是為了方便居民購買日常用品,社區食堂為青年社區的居民以低于市場的價格提供營養衛生的食品,切實給社區居民帶來便利和實惠。內部陳設有電子收銀臺,桌椅若干,提供早晚餐,以及老年人消費給予優惠。
此外劇場、講堂、理療室等配套功能間,讓居民在非就餐時間,開展歌舞娛樂、養生課堂、健康咨詢、健康理療、文藝等活動。使食堂與活動場館互為補充,相互利用,做到了資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
二、打造“品質青年”睦鄰新面貌
在社區建設方面,遵循以人為本,服務居民,資源共享,共駐共建責權統一,管理有序,擴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漸進。青年社區活動場所主要以好鄰好友生活館為中心,好鄰好友生活館在社區黨建工作中,探索亮點,創新思路,整合資源,以“1+6+N”模式開展活動,強化社區功能。即一館:好鄰好友生活館;六坊:功能區分類;N:引入居民團體進入生活館,開展豐富的服務項目。另外,通過“三工互動”即社工、義工、志愿者,開展專業社區服務活動,積極融合社區居民。
在社區文化方面,不斷開發組織新的社團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社區提供舞蹈、戲曲、聲樂、書畫、體育、手工等活動場所,并通過社工等工作人員,引導老年人組建專業社團。滿足這些社團組織對活動場所的需求。積極組織引導,營造有利于社區社會組織發展的良好氛圍。積極組織社區社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社區將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采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社區民間組織在發展社區公益、提供社區服務、滿足居民需求、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營造培育發展的良好氛圍,形成社區民間組織建設睦鄰社區建設良性互動的新格局。
三、豐富“老少”服務,優化“鄰里情”項目
在兒童方面,提供親子樂園、圖書室、電子室、托管學堂等,滿足社區居民的休閑娛樂活動。為豐富轄區兒童暑期生活,促進兒童在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暑假,青年社區黨委通過“睦鄰中心”陣地中的“親子室”,有效地解決了暑期孩子無人管、老人管不了的問題。
隨著老齡化的到來,社區中老年群體越來越多,養老負擔越來越重,養老問題也在不斷地增加,城市中年輕群體工作繁忙,無暇在家照顧老人照顧、陪伴老人,以及當前老年人對保健的關注,使老年人在健康護理、精神、文化等方面需求增加。
目前,針對老人的這種需求,充分利用社區活動室,提供老人觀影活動,書畫教學,手工藝教學,舞蹈班等,使社區老人可以聚集在一起進行交流與活動。另外,為老人提供社區醫療室,方便老人檢查身體,滿足老人的健康需求。高齡空巢老人,行動不方便,生活單一,子女探望不多,需要健康照顧服務,精神陪伴服務,居家照顧服務等,可以通過志愿者、專員提供相應的服務,以滿足老人的需求,使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充分的保障,擁有一個幸福晚年。通過不定期組織為特殊老人入戶訪問的社區服務及主題活動,提升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意識,黨建引領社工力量,以及佰家伴居家養老的服務體系,社區協商,多元共治,解決社區事務為老服務,為少服務,滿足社區的居民要求,發展社區鄰里互助關系,增強社區居民的凝聚力和對社區的歸屬感。不僅如此,通過青年社區黨委針對本社區祖居老人還提供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8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貼,社區60歲以上(含60周歲)老人,每年由政府補貼參加老年人身體體檢一次以及80歲以上的祖居老人社區食堂就餐的服務。
青年社區將始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嶄新的姿態,以只爭朝夕的精神,以和諧共建為契機,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社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進取的銳氣,團結一致,真抓實干,為實現將青年社區“睦鄰中心”打造成老百姓家門口的“百姓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