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媽,你家娃馬上開學了吧?一起去樓下聽個講座去,是從師范附小來的名師!”吃完早飯,居民倪萍約上鄰居一起去樓下書香門第·紅領哨所黨群服務站參加“幼小銜接”講座,為孩子即將入學做好準備。
為深入貫徹落實合肥市委“1+8”系列文件精神和包河區委“紅色領航”系列工程部署要求,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合肥市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全面推進轄區“紅領哨所”黨群服務站建設,圍繞“組織進樓,服務到家”,打通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建在“家門口”,居民方便去
書香門第·紅領哨所黨群服務站就建在書香門第小區10號樓的1-2層,里面設置了“悅動課堂”“健康之屋”“鄰里話語坊”“黨群睦鄰坊”“紅領之家”五大空間,分別為居民提供閱讀、健康監測、協商議事、睦鄰活動、黨員學習教育等服務。“以前想參加社區的服務活動,還要過個馬路,至少走上15分鐘,現在不用出小區,5分鐘就能到,方便多了!”居民周玉香開心地說。
都是“自己人”,居民樂意去
“老何,下午有空來紅領哨所聽講座啊,順便幫忙維持一下秩序,防電信詐騙主題,我組織的活動”紅領哨所零距離宣講團負責人、書香門第小區居民黨員陸勤學跟老友打招呼,“一定捧場!”老何回應道。社區黨支部通過開展黨群家訪、睦鄰活動等方式不斷挖掘出一批小區里的黨員、群眾骨干,經過社工專業培育和孵化,在小區紅領哨所內相繼成立了愛心幫幫團、零距離宣講團、紅雁黨員志愿服務隊、健康伴你行、書香國學社等社區社會組織。組織中的主要成員都是本小區的居民,依靠“熟人效應”,在活動的組織、開展過程中得心應手,一呼百應。“大家很熟悉,相處起來很自在,很有歸屬感!”居民王懿說。
服務“心坎上”,居民搶著去
紅領哨所建立之初,社區黨支部通過召開黨群座談會,充分調研本小區特點,按照“親民化設計、專業化運營、項目化服務、多元化參與”的四化舉措,圍繞居民需求開展服務,把服務做到居民“心坎里”。“我們這小區,最大的特點就是學區房,居民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黨員曹來富說。為此,社區以微公益創投的方式,在書香門第·紅領哨所內相繼推出了“故事媽媽”,“孝心少年”、“經典誦讀”等品牌項目,進一步提高服務的精準性和品質感。由本小區居民劉莉萍、齊龍興等大學教師組成的書香國學社承接的“經典誦讀”微公益創投項目,每次一開課,報名名額瞬間“秒殺”,被評為最受小區居民歡迎的服務活動之一。
濱湖惠園社區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充分依托“紅領哨所”黨群服務站建設,將黨組織延伸到小區樓棟,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