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1+8”系列文件精神,深化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工作,萬年埠街道云海社區黨委以兩應基層黨組織建設為統攬,明確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四個一”建設任務,以“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為陣地,“吹拉彈唱”奏響和美云海“四部曲”。
一、吹響黨建引領先鋒號,織密“一張網”
織密黨建工作網絡,建立黨組織“前哨”。社區黨委下設四個支部,選舉支部委員,以“樓棟黨建”為抓手,推進“組織進樓、服務進家”,挖掘小區熱心居民黨員,按照“發動一個、成熟一個、組建一個”的原則,將黨的組織和工作延伸到居民“家門口”,成立居民樓棟黨小組,打造居民身邊的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實現多方有機統一。加強黨的組織帶群眾組織建設,與東方藍海物業黨支部簽署結對共建協議,在物業企業中把黨的組織建立起來、黨的工作開展起來,把物業打造成黨建工作的前沿陣地,社區黨委聯合物業成立東方藍海A區功能型黨支部暨“紅色物業”,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積極推進協商議事會、婦女微家等群團組織,助力和美小區建設。
二、拉動小區自治交響弦,選育“一群雁”
打造“多長多員”隊伍,推進小區治理。社區黨委整合居委會、自治組織、志愿者隊伍、樓棟長等群眾力量。萬眾一心,以小區樓棟為陣地,加強隊伍建設,共同致力于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中來。黨建向居民自治的全面覆蓋。社區黨委成立社會組織聯合會,發掘社區能人。以組織孵化、骨干培育為著眼點,引導黨員居民參與小區治理。14支社會組織,200多名熱心黨員、居民,26名核心骨干和帶頭人,以公益微創投為抓手,培植“百社鳴海”、“趣織社”等品牌自治項目,共同參與到社區治理,成為居民自治中堅力量。
三、彈奏協商共治和諧琴,下好“一盤棋”
搭建協商議事平臺,構建多方參與聯動機制。社區黨委與片區民警、律師、物業和居民黨員依托“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為陣地,打造“和美云海”項目,建立多元參與聯動機制,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為協調處理小區環境改造、公共設施完善、公共安全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等事項提供了一個協商平臺。黨建引領協商議事工作的全面發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展以黨員同志為代表的協商議事隊伍,依托“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的建設為協商陣地,分類分層化解矛盾,成功解決了保利五月花車位糾紛、東方藍海垃圾清運等一系列問題,構建“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矛盾問題就地解決”的居民自治新格局。
四、唱出和美小區文明曲,共建“一個家”
繁榮紅色文化,提供思想根基保障。充分發揮社區黨建引領文化建設的作用,線上依托“萬村網頁”和“學習強國”為窗口分散學習,線下開設“社區黨校”和“社區治理學院”集中學習。每年組織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活動50余次,讓黨的聲音家喻戶曉,黨的政策,深入人心。創新治理模式,強化便民服務。社區黨委積極改進社區治理模式,“身”入群眾打造熟人社區,以便民服務為宗旨、居民生活需求為導向、黨建引領為突破,在小區黨群服務站打造“一米陽光”工作室和樓棟黨小組工作室,采用“黨員+熱心居民+公益微創投”的組團服務形式,將社區治理工作延伸到居民小區,常態化開展“八個到家”等多種形式的社區治理服務工作,讓服務居民“最后一公里”縮短為“最后一米”,將黨建引領下的社區治理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