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6月1日起,合肥市開展電動車集中登記上牌已有近半年時間,但轄區內仍有居民因“電動車不符合新國標,發票丟了整車編碼和電機編碼不記得了,老人手機沒法網上預約”等問題,未能及時上牌。
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解決居民辦理電動自行車上牌不便的實際困難,凌大塘社區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加大宣傳力度和上門服務等舉措,并聯合轄區交警、小區物業和網格力量在轄區內開展電動車上牌“清零”工作,力保電瓶車上牌“全覆蓋”。
精心組織壓實責任。凌大塘社區黨委高度重視電瓶車上牌“清零”工作,將此項工作上升為政治任務來抓;第一時間成立了凌大塘社區電瓶車“清零”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社區居委會主任擔任,成員由10個網格長和小區物業負責人擔任。實行網格化管理,定期召開專項推進會,壓實網格長責任。并制定電瓶車“清零”工作制度,實行日報制,每日通報各網格的上牌數。
全面摸排壓實宣傳。第一時間加印電動自行車上牌海報和宣傳單頁500份,動員“紅管家”三崗六大員在小區主要出入口、樓棟單元門、非機動車停車棚、宣傳欄予以張貼。同時利用小區廣播、電子屏幕、業主微信群等積極擴散電動自行車上牌的政策和集中上牌活動。發揮各網格“三崗六大員”中信息員和宣傳員,進行入戶宣傳,發放傳單、講解政策、勸說上牌,提高居民的知曉率;并集中摸排轄區電動車數量及未上牌數量,做到心中有數。
全面設點壓實服務。為抓住最后的“清零”期,凌大塘社區全面設點“撒網”,聯合轄區交警在各網格設立了10個集中登記上牌點,提供上牌“一站式”服務。現場,“三崗六大員”中文明勸導員、網格員幫助居民用手機進行網上申請車牌,現場上牌;并對前來上牌的車主進行答疑解惑。“一站式”上牌服務讓交警和網格員在居最短時間內為居民電瓶車上了車牌。
截至目前,凌大塘社區共摸排電動車2822余輛,已經完成2606余輛無牌電動車的登記上牌工作,完成率達92%以上,剩下的100余輛因車主外出務工等諸多原因未完成上牌的電動車將在2020年12月31日前全部完成上牌,做到電動車上牌“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