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社區康園小區為回遷安置小區,居民人數多、人員雜,素質參差不齊,傳統村居意識強,不乏有居民隨意亂丟生活垃圾的現象,更有居民直接從樓上隨意往下丟,垃圾分類知識和理念較為欠缺,部分群眾居民特別是老一輩群眾對垃圾分類“為什么”“是什么”“怎么分”及投放點的建設選址存在較大顧慮,推進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難度很大。
回遷安置小區也是“熟人”小區,大家以前都是村民,彼此之間很熟悉,方興社區康園黨委利用這一優勢,調動一切可用資源,鼓勵老黨員參與小區內各項工作,充分發揮他們在小區建設中的作用。
一是加強自我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打鐵還需自身硬,老黨員要在垃圾分類宣傳、分類站點建設中發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首先一點要不斷提升自己,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面對新問題,才能解決新問題??祱@黨委召集所有黨員、樓棟長集中學習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參觀已建好的文一和徽鹽小區站點,實地考察、學習并座談交流。了解為什么要垃圾分類、站點是什么樣子的、怎么運營模式,學好垃圾分類,吃透垃圾分類相關文件,才能更好地宣傳和執行垃圾分類。
二是志愿者力量大,宣傳發動不再難。為破解宣傳發動難題,康園黨委在主要出入口,通過宣傳標語、豎立展板、橫幅、發放宣傳手冊等手段廣泛營造宣傳氛圍。從志愿者招募開始,逐步形成了一支由10人組成的熱衷于社區公益事業、支持社區各項工作的志愿者團隊,隨后通過“一傳十、十傳百”的形式,慢慢匯聚了一個80余人的志愿服務“小團體”,發動原村干部、黨員骨干志愿者甚至幼兒園的老師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積極開展選點建點的入戶講解、宣傳推廣工作。針對上班早,下班晚的居民,采用了“守樓”和短信告知的方式,積極將政策傳達給每一戶居民。
三是老黨員調解糾紛,選點建址破難題。當居民對垃圾分類點位建設有逆反情緒時,在一線的老黨員們知道后,立即站出解釋化解,使問題在小區就得到徹底解決,有效化解信訪隱患,推動分類站點建設。老黨員是小區矛盾化解的中堅力量,他們有豐富的工作和人生經驗,因此只要發揮他們的優勢,就能真正做到將矛盾化解在小區,矛盾糾紛不出小區,第一時間把大矛盾化小,把小矛盾化無,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四是選好監督員,把好質量關。讓老黨員參與分類站點建設,對分類站點建設進行實時監督,對存在安全隱患及其他情況,及時向黨委反映,并積極提出垃圾分類宣傳、選址和建設等方面的建議和意見,以自身的言行舉止,感染帶動家人、身邊人,共同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
古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小區,這些老黨員個個都是寶。盡管從體力和精力上說,老黨員和老兩委雖然不能在工作、生產第一線,但是在和美小區建設中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應積極發揮老黨員作為“智多星”“廣播站”“調解員”“傳幫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