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綜述
干部過年關,更是過廉關。單位發年終獎、過節福利,一任性就會過線;年節走親訪友、人情往來,一松懈就會違規。數據顯示,兩年多來,元旦、春節期間“四風”問題得到明顯遏制。
輿論指出,毋庸置疑,風氣的好轉、“四風”的遏制,春節廉關不失守,是紀檢監察機關長期以來堅持不懈嚴抓嚴管的結果。然而,春節廉關只是守廉第一關,從以往的多起案例來看,反“四風”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一旦松勁、減壓,“四風”問題往往會“換個馬甲”重新亮相,尤須久久為功。
廉潔過節新風已形成
人民網、金羊網、張家界在線等媒體指出,隨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四風”問題的嚴查和曝光,整個社會廉潔過節的氛圍越來越濃,已成常態。
以前,春節假期是領導干部違規違紀的高發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執紀監督中發現,年節違規收禮常常成為官員走上貪腐路的起點。有收禮,就有送禮。前些年一到過年,不少在黨政機關工作的人員就開始發愁,因為要琢磨該給領導拜年送點什么好,年年都費盡心思。
現在,隨著全面從嚴治黨抓得一年比一年緊,節前通報震懾和假期嚴抓嚴管形成高壓態勢。通過“交叉檢查+專項檢查,接到舉報就查”“舉報電話每天通過電視節目滾動播出”“責任部門攜手,查找隱形‘四風’”“借力大數據,高效精準篩查違紀線索”等多種手段,節日送禮、收禮之風已經得到遏制,不送禮、不收禮的風氣已經形成。廣大群眾也紛紛感慨,“如今年關變廉關,讓人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廉潔新風”。
仍須盯住“四風”新變種
處心積慮搞“四風”者也在“以變應變”,他們看到年關風緊,不敢碰在槍口上,指望年關過后,時過境遷,卷土重來。《湖南日報》、中國社會科學網等媒體認為,在反腐高壓態勢之下,“四風”變異的問題一直存在。
不可否認,在道道鐵令的高壓之下,明目張膽的節日歪風難見蹤影,但“曲徑通幽”者并未銷聲匿跡。少數腐敗分子為了瞞天過海,可謂“各顯神通”,“四風”問題不僅更加隱蔽、難以覺察,甚至將互聯網、信息技術作為隱藏劣跡的工具。
前不久,媒體披露一些地方,藏身高檔住宅區、有昂貴食材和高級廚師,僅為少數特定人員提供餐飲娛樂服務,正是吃喝風的新變種。嚴禁公款吃喝就變身“不吃公款吃老板”,嚴禁“公車私用”就轉為“私車公養”,嚴禁“公款旅游”就搭乘“出差便車”。
再比如,一些公款宴請中,將明令禁止購買的香煙設定為“yan1—40”這樣的特殊菜名,以便暗度陳倉,偷偷消費;甚至還有一些官員,利用電子券、短信驗證碼、微信公眾號等虛擬渠道收受禮品、接受宴請,以掩人耳目、躲避檢查……全國各地紀檢機關通報的違紀案例一次次證明,反“四風”一旦松勁,“四風”問題就會變個花樣重新出現。
對“四風”問題露頭就打
《人民日報》、新華網等媒體指出,節后這段時間“四風”現象有回潮的可能,須保持高度警惕,做到露頭就打。
節前通報震懾和假期嚴抓嚴管形成的高壓態勢,使得黨員干部能夠在春節假期廉潔自律。但七天假期之后,在“元宵不出、春節未完”的過年心理下,一些飯局邀請會打著“開工飯”“開年餐”的名目紛至沓來,個別黨員干部有可能“欲罷不能”“欲拒還迎”,甚至“趨之若鶩”。
必須清醒認識到,春節“廉關”只是守廉第一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任重道遠。唯有監督的利劍高懸、警鐘長鳴,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才能讓所有領導干部堅守底線,不再是“今年過年不收禮,因為有監督”,而是從心里深處不想腐,讓廉關不只是春節,而是每一天。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過廉關要堅持久久為功,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也永無休止符。清風正氣是黨風端正之基,清清爽爽的關系是上下一心、社會和諧、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動力。一寸不讓守好廉關,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常態化,清清爽爽的關系常態化,這樣才能夠讓良好的政治生態真正取信于民,才能夠使海晏河清的社會風氣真正造福于天下。
網民點贊春節風清氣正
近日,有關“廉潔過節”的話題成為了輿論的焦點。為了解網民對此話題的觀點關注度,以新浪微博、論壇、網頁跟帖為樣本,隨機抽取580條評論并進行歸類總結,結果如下:
@廉潔尉氏
每個節日都是對黨員干部的一次考驗,與其挖空心思“隱身”“變臉”,不如清爽過節來得坦然。
@清風隆陽
年關是檢驗領導干部的一道“安檢口”,只有守紀律講規矩,才能順利通過安檢不“添堵”。
@壽寧山人
清爽過節讓黨員干部從“琢磨人”到“琢磨事”轉變,少了“人情世故”的糾結,多了“依紀依規”的坦然。
@鄱湖廉韻
春節期間,身心可以放松,紀律之弦不能松。黨員干部要牢記紀律紅線,守好廉潔底線,不碰違紀高壓線,才能過節不失節、過年守清廉。
@且飲墨瀋一升
禮尚往來不能成為“禮上利來”。堅決根除披著節禮外衣的以權謀私行為,千萬不能走入“禮多人不怪”的陷阱,不當的禮金再小也會變成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