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市委 “1+8”文件精神、區委“1+3+6”工作部署,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落到實處,包河區常青街道黨工委持續推進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工作,運用“紅五星”基層治理模式,創新實施“積分管理”,綜合運用“星級考評”,重點解決“三個問題”,把工作的水平、推進的質量、服務的效果交由居民群眾說了算,做穩,做實,做出績效。
擴大管理范圍,壓緊壓實責任,解決好“誰來服務”的問題
從黨員、群眾兩個方面著手,最大限度擴大服務人群,提升自我服務能力,達到居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目標。“黨員示范”。完善“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家庭戶”四級網絡,把“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變為“樓棟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把廣大黨員安在一線、沖在一線,形成強大的帶動力,打通黨組織走向群眾家中的“最后一米”。“群眾響應”。搭建黨員服務群眾的為民服務平臺,建立完善上門入戶、議事協商、限時服務、文化熏陶等制度,緊緊抓住居民鄉賢、社會組織、志愿者中的先進分子,發展他們成為服務群眾的主體力量,著力解決群眾實際問題,著力形成和而向上的鄰里氛圍,讓居民群眾有充實的獲得感、安全感、滿意感。
規范管理事項,明確責任分工,解決好“服務什么”的問題
各社區根據實際,將社區內黨群工作、城市建設工作、社區建設工作、社會事務工作、城市管理工作、平安建設工作、發展服務工作等事項分解至“六大員”(政策宣傳員、民情信息員、糾紛調解員、文明勸導員、工程維修員、安全巡查員),明確責任分工,將黨的聲音傳播到家、新婚喜事慶賀到家、新春佳節恭賀到家、天災人禍溫暖到家、家庭糾紛調解到家、生活困難慰問到家、大病住院看望到家、健康衛生關愛到家等“八個到家”工作落地落實,配備圖書館、彩虹橋小課堂、健康驛站、老年學校、舞蹈健身室、老年活動中心以及全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優秀實踐基地和合肥市科技館常青街道社區分館等各種活動場所,徹底解決黨員干部和先進分子“服務什么”的問題。
細化積分設置,注重結果運用,解決好“效果如何”的問題
街道黨工委出臺《積分管理辦法》,落實“星級考評”制度,將所有網格、社區內的“三崗六大員”,納入積分考核,進行星級考評。原則上每個月每員10分制,本著鼓勵實干、多干原則,可適當增加分值,最高不超過15分,設立專人對積分管理情況進行記錄、審核、一月一匯總并進行公示。實行星級考核,按照1-5星對積分段進行劃分,實行一年一考評,授予星級稱號,把以往用“資金”支付工作補貼的方式變為以“積分”支付方式,把積分做成福利,既減少集體資產管理防控的風險漏洞,又遏制“拿錢才干、沒錢不干”的不良社會風氣,樹立為民奉獻的工作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