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這么多獎牌,這只是我們今年上半年跑馬拉松獲得的呢!前幾個月,我們還受邀請去了延吉、朝鮮參加馬拉松,今年跑得比去年還要快些呢!”金寨南路社區的“睦鄰·老書記工作室”里,居民胡應福正在社區舉辦的“七夕”最美家庭分享會上向大家講述自己的經歷。家住金寨南路社區江化廠小區的胡應福今年81歲,老伴王章敏今年72歲,合起來153歲。老兩口說,一開始跑步只是因為王章敏身體不太好,希望可以通過跑步緩解身體不適,后來,慢慢的卻愛上了跑步,愛上了馬拉松。如今,他們愛的足跡印遍了大江南北。
金寨南路社區是常青街道唯一的老城區社區,現有基層黨支部6個,其中社居委直屬黨支部1個;退管黨支部3個,非公企業黨支部2個。 2018年3月,經社區黨委批準正式成立了“睦鄰·老書記工作室”。工作室坐落于合肥江淮化肥廠生活小區內,一年來,工作室以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為目標,為社區黨建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新春佳節恭賀到家。8月7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倡導“熱愛生活、相信真愛、家庭幸福”的生活理念,金寨南路社區黨委在“睦鄰·老書記工作室”組織開展了“七夕”最美家庭故事分享活動。這些“柴米油鹽”的平凡家庭用“鍋碗瓢盆”奏出了“最美家庭”的新樂章,他們曬家庭幸福生活,講家庭和諧故事,傳播了優良家風,讓社區居民們能在七夕佳節之際接受主流愛情觀、家庭觀、幸福觀的洗禮,從“最美家庭”故事中有所收獲,受到啟迪,充當起文明家風的踐行者,社會文明風尚的傳播者。
黨的聲音傳播到家。“七一”前后,金寨南路社區的黨員們陸陸續續收到了這樣一封特殊的“家書”——來自黨組織的“紅色家書”。家書中提到,社區黨委正在積極推進“紅色領航 和美小區”的建設,呼吁轄區黨員積極示范參與,以身作則,投入到和美小區的建設中去。金寨南路社區黨委通過上門發放、社區群傳播、社區集中發放等多種形式向社區黨員發放“紅色家書”,提醒他們遵守黨章,自覺履行黨員義務,激勵他們主動擔當、履職盡責、奮發有為,為“紅色領航 和美小區”建設工作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生活困難慰問到家。為更好地摸清社區殘疾人的康復需求,了解殘疾人的生活近況,金寨南路社區黨委副書記帶領民政部門工作人員走訪了低保戶精神殘疾人張胡青家庭。社區黨委副書記和張胡青進行了親切的交談,詳細了解并記錄了他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具體生活需求,耐心地為他講解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政策、殘疾人托養服務等相關政策,并囑托隨行工作人員幫助他解決困難,改善生活質量。近年來,金寨南路社區深入推進走訪工作,全力營造關心殘疾人、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近年來,金寨南路社區以“睦鄰·老書記工作室”為紅色陣地,以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為目標,結合社區各項工作開展了多樣化的特色活動,常態化開展這“三個到家”,營造了“有事就找黨組織”的濃厚氛圍,增強了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提升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滿意度,維護了鄰里關系的和諧和穩定,促進了社區的健康與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