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區常青街道薛河灣社區成立于2018年11月,區域面積1.5平方公里,轄區內共有四個商品房小區,常態化管理入住居民8314人。自新社區成立以來,為有效推進社區服務管理工作創新發展,推動商品房內居民由“陌生人”向“和美鄰里”轉變,社區黨委深入推進“三個一”工作,搭好黨組織與居民間的連心橋,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織密基層治理“一張網”。近一年來,薛河灣社區貫徹落實合肥市委“1+8”系列文件要求、區委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部署,根據常青街道出臺的《常青街道“紅五星”基層治理模式的實施意見》,結合社區實踐,努力探索關于新組建社區基層治理創新的新途徑和新方法。社區劃分了5個基礎網格,由班子成員分別擔任網格長,每個網格配備2名網格員,配齊“三崗六大員”(“三崗”指黨員先鋒崗、居民鄉賢崗、社團志愿崗,“六大員”指政策宣傳員、民情信息員、糾紛調解員、文明勸導員、工程維修員、安全巡查員),將“城管、物業、市政、文明創建、綜治信訪、協稅護稅、安全生產、人口計生、食品衛生”等十大工作職能“由條變塊、合一下沉”,全面負責網格治理的組織實施。注重挖掘轄區資源,夯實網格力量,協調轄區各小區物業公司、駐地單位、企業資源,整合力量加強前端自治,統籌解決疑難問題,織密解決基層治理難題的“一張網”。
串起黨群家訪“一條線”。社區理清思路,統一部署,開展“紅色家訪,黨員串門”活動。社區成立紅色家訪小組,班子成員每人對口包聯網格、帶頭走訪樓棟,深入到居民生活當中,用“一線工作法”幫助轄區居民解決問題。多種方式的見面會、交流會、懇談會,打通了黨員與社區、網格黨組織、樓棟黨小組的溝通渠道,讓組織與黨員見上面、說上話、連上線,讓黨員找到組織,讓群眾感受到組織。目前社區共走訪聯系居住地黨員56人,動員23名黨員參與社區治理,新挖掘19名居民骨干人才,新組建樓棟黨小組15個,真正實現“黨員走出來、樓棟親起來、小區美起來”。
共建和美小區“一個家”。 按照“組織到樓、服務到家”的目標,社區把黨小組長、樓棟長見面會開進樓棟的單元大廳,以見面會的形式,和黨員、群眾就制定《薛河灣社區樓(棟)長制度管理辦法》展開熱烈討論。居民們圍坐一圈、促膝暢談,介紹自己、交流思想,談問題、談想法,相互支持、相互幫助,這種“平起平坐”的交流溝通方式,讓鄰里之間能夠毫無芥蒂地說說貼心話、煩心事,拉近了黨組織與黨員、黨員與黨員、黨員與群眾之間距離。交流中,大家一致認為,做好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是一件大好事,需要社區、居民、轄區單位共同努力。下一步,社區黨委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加強社區對黨員、業主群眾組織、物業服務企業的領導,發揮行業協會指導、調解作用,協調整合轄區資源和社會力量,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提供堅實基礎,讓社區居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