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寨南路社區黨委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以常青街道“紅五星”基層治理模式為導向,積極探索推進社區“睦鄰黨建”工作,成立“睦鄰·老書記工作室”,努力在完善網格制度、加強黨建宣傳、提供精細化服務、構建和諧鄰里關系方面做深做實,不斷為社區網格化管理增添效力,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筑牢網格“制度網”。作為網格化黨建的重要補充力量,金寨南路社區深入挖掘社區內熱心基層黨建工作、社區公益事業的老書記、老黨務工作者,讓他們成為社區網格化黨建的新力量。制定了工作例會制度、指導帶教制度、接待走訪制度、總結推廣制度,每月5號召開工作例會,學習傳達有關政策文件精神,聽取老書記工作情況匯報,交流工作經驗,解決存在問題,每名老書記聯系指導1-2家基層黨支部,協助社區黨委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經常性走訪轄區黨員群眾,每月走訪活動不少于1次,對黨員群眾反映的問題、提出的意見建議,逐一建立臺賬,及時向社區黨委反饋。
織密黨建“宣傳網”。老書記工作室的啟用,極大提升了老書記投入黨建宣講的熱情,壯大了社區紅色宣講的力量,成為轄區黨員群眾知黨史、強黨性的全新陣地。宣講內容更生動,在定期開展專題黨課和宣講中,老書記、老黨員們不僅就黨史講黨史,更把自己擺進去,傳承革命精神、傳遞忠誠信念、傳授實踐經驗。宣講對象更廣泛,根據不同的活動內容,邀請社區兩委成員、社區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社區居民參與宣講活動。宣講隊伍更龐大,切實擔負好教育黨員、管理黨員和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的職責,針對不同對象制定帶教計劃,提升青年黨員黨性修養和素質能力,培養新一代宣講員,使工作室成為紅色思想薪火相傳的黨建創新新平臺。
完善群眾“服務網”。工作室切實擔負好服務群眾的工作職責,定期開展“紅色家訪”,上門走訪給群眾解難題、調糾紛。前期,“睦鄰·老書記工作室”老書記們在開展紅色家訪的過程中了解到轄區內小區部分樓道路燈樓道燈損壞未能及時修理,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被走訪的居民表示,“樓道沒有燈,一到夜晚就黑燈瞎火,上班族停車、老人孩子回家,都只能‘摸黑’通過,很不安全。”老書記們具體了解到樓棟樓層,迅速向社區提出申請,為小區居民及時解決了樓道照明問題,方便了居民生活,讓社區更加安全。
構建和諧“關系網”。工作室以“基層協商民主議事”為切入點,定期舉辦專題研討,積極建言獻策。協商會成員在江淮化肥廠小區走訪時,12幢202室戶主反映,2018年12幢101室以院內搭建頂棚塌陷為由,對其自行翻修,提高了棚頂的高度,引起201室的不滿,201室希望101室降低棚頂高度,恢復正常生活。金寨南路社區協商會召開例會,討論此次議題,最后,矛盾雙方本著珍惜感情,尊重歷史,面對現實、互諒互讓的原則,達成了協議。協商民主議事機制暢通了民意訴求渠道,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增強了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提升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滿意度,維護了鄰里關系的和諧和穩定,促進了社區的健康與文明,是基層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金寨南路社區黨委書記說,“有問題找書記,小事不出老書記工作室,即刻解決,大事不出社區,協商處理,遇到難事共同開會討論,切實解決居民問題,工作室以老書記工作經驗和優勢為切入點,精心打造為民“服務型”的社區黨建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