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街道寫字樓眾多,商業街區密集,面對到來的企業復工潮,人員返城潮和疫情攻堅期,街道黨工委在區委、區政府的部署下,提前謀劃,按照從嚴防控、精準施策、壓實責任的要求,層層落實,緊盯細節,確保疫情期間有序合規復工復產。
當好“把關人”,信息排查不留死角。薛河灣社區成立3個黨員突擊隊,摸排轄區綠地中心寫字樓199家企業,以及春臺街、春曉街、鄰里坊三大商業街區,督促企業增強責任意識和全局觀念,并加強疫情防控廣泛宣傳,指導企業制定規范有效的防控措施。此外,要求企業做好本單位外地返肥人員的摸排,并建立與所在社區的信息共享機制,按屬地要求每天上報人員動態信息。
當好“監督人”,復工復產嚴格細致。建立一個工作機制。建立“三步走”復工方案,即:企業申請,街道、社區現場審查防疫狀況,查看防疫工作方案、批準復工。淝南社區對轄區所有生產經營場所、施工場地和生活區實施封閉管理,建立體溫監測、日常消毒、防護培訓、分散就餐、信息報送等制度。成立一支工作隊。淝南社區和淝南工業區管委會共同成立“疫情防控復工企業審核小組”,向18家企業發放《關于做好包河區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各企業復工生產務必做好“六個必須”,并加強排查,把好企業復產復工審核關。嚴格一套程序線。所有企業必須嚴格走完復工流程并驗收合格才能開工。薛河灣社區聯合寫字樓和商業街區物業單位,將復工指南線上發給各家企業,企業根據要求準備各項材料并上報給社區。在接收到復工材料表后,社區根據要求對于提交復工材料的企業,逐一上門走訪,在清潔消毒、體溫監測、口罩佩戴、出入管理、設置隔離室等方面進行核查,指導企業建立完善的疫情防控體系,在排查安全隱患后,批準企業復工,并加強對企業防疫工作的監督。守好兩個出入口。各社區及寫字樓物業嚴格管控每棟樓宇的大門和電梯門。細化每道門的檢查程序,形成疫情管控的“銅墻鐵壁”。
當好“娘家人”,宣傳溝通盡心盡力。做好政策宣傳。在做好防控疫情工作的同時,也當好企業的“娘家人”,通過實地走訪、微信公眾號、商會微信群等線上線下多種途徑宣傳省市區支持疫情防控相關稅費優惠政策,幫助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申請相關政策支持,盡力幫助企業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做好溝通協調。在對接中,部分企業表示目前壓力較大,想盡快復工,但因為暫不符合復工要求,社區工作人員一遍遍耐心解釋,特殊時期希望企業能承擔起社會責任,對疫情防控工作予以更多支持。
當好“巡查人”,安全生產常抓不懈。企業相繼復工后,社區將繼續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工作,不定期檢查復工企業的防控工作,嚴格抓好各項責任措施落實,穩妥有序安排指導后續各類企業復工,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創造良好安全環境。姚公社區做好防控期間復工應急值守,要求各復工單位做好負責人帶班的應急值守工作,24小時對本單位的生產工作和人員的防疫情況做好記錄和應急上報。同時社區微型消防站和志愿隊員也積極做好相關值守和準備工作,時刻繃緊疫情期內安全生產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