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區常青街道姚公社區轄區面積約1.7平方公里,擁有10個城中村、9個小區(其中老舊小區8個),居民總人數約20300人,租戶多,小商戶多,流動人口多,社區黨委迅速應對,壓實責任,精準施策,通過嚴防嚴控的“圍合”模式,筑牢疫情防控的“紅色圍城”。
12個網格織牢防疫體系
自疫情發生以來,姚公社區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服務優勢,劃分責任區,包組聯戶、責任到人。社區“兩委”成員擔任網格長定格主責,轄區黨員帶頭示范引領,“三崗六大員”群防群控,并發動各方力量,將人員分為宣傳值守、走訪排查、信息采集、跟蹤管理、清潔消殺、物資保障等六個小組,各小組之間密切配合,讓防控力量向城中村、小區防疫一線下沉。
136名“紅色衛士”齊心戰 “疫”
社區76名網格員、轄區45名志愿者、市直單位15名下沉黨員干部齊心協力共戰“疫”。全面推行喇叭響起來、橫幅掛起來、宣傳臺擺起來、顯示屏亮起來、公告貼起來“五個起來”,做到政策解讀到位、指令執行到位、知識科普到位、信息發布到位、輿情引導到位“五個到位”,大力宣傳防疫、電信詐騙等知識。通過加強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措施,嚴防死守,做到“逢車必檢、逢人必查”,組建夜間巡查值守“三人小組”,24小時全天候構筑防疫“結界”。截至目前,社區無確診和疑似病例。
4000米圍擋守好“最后一米”
因人口密度大、人員結構復雜、內部交通四通八達等特點,城中村無疑是社區防疫的“重中之重”。姚公社區加大統籌力度,以祁門路為界,將城中村分為南北兩片,緊急調度450個彩鋼瓦圍擋,經輪班不間斷施工,歷時一天一夜構筑起4000米安全防疫線。并對城中村內主次干道、二道街、背街小巷、商鋪、垃圾集中回收點等公共區域和衛生死角進行全面消殺,確保“去死角、多角度、全消殺”。
1000戶流動人口精準防控
針對轄區租戶多、流動人口多的現狀,社區將出租房主納入到群防群治體系中,加強房主對承租人員的管理。房主是“信息員”,及時掌握上報承租人員動態,積極配合做好相關人員居家隔離工作;房主是“宣傳員”,及時告知租戶防控重要性、防疫動態、自我科學防護知識等。房主是“守備員”,租戶返回當天需由房主前往宣傳點接回,現場確認身份、登記信息、測量體溫、查驗證明、發放家庭物資采購出入證等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