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街道區域面積2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6萬,2015年以來,我街進入了拆遷掃尾的攻堅階段,近十年來,累計征遷470萬平方米,是包河區大建設的主戰場。為更好服務基層群眾、提升城市風貌、提高基層治理水平,常青街道抓實黨建引領下的大建設、大發展,為老城區的轉型升級提供強勁動力。
竹苑小區是竹西社區的一處老舊小區,位于合肥市軌道區間,為確保軌道線的正常施工,需要在時間節點內將竹苑小區住宅樓全部拆除。小區內居民人員類型復雜,素質參差不齊,一些居民對拆遷政策認識不到位,對拆遷補償、安置地位置不滿意,這給拆遷工作推進帶來了阻力。在“天下第一難事”面前,竹西社區黨委迎難而上,充分發揮“紅管家”服務驛站、“三崗六大員”的作用,黨員干部帶頭奮戰在拆遷一線,探索出“3、4、5”拆遷新模式。
“3”,以“三方聯動”為支撐點,互相協調、形成合力。以社區黨委為中心,科學布局,建立社區兩委包干制度,充分發揮社區黨委在拆遷工作中的主導地位;以網格黨支部為基礎,成立6個攻堅小組統籌協調推進,充分發揮黨支部在拆遷工作中的戰斗堡壘作用;以居民志愿者為紐帶,做好相關家庭、親屬、朋友等宣傳引導工作,帶動他們積極配合支持拆遷工作。建立微信、QQ群,搭建與居民交流互動的平臺,及時解決居民在拆遷過程中遇到的疑惑與困難。形成“每日一報”制度,及時向上級報告工作進展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4”,以“四個統一”為關鍵點,相互貫通、一體推進。統一黨員干部思想,服務拆遷大局,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成為拆遷工作的帶頭者、示范者、推動者;統一拆遷政策要求,聯系群眾,發動群眾,宣傳和執行政策要求,規范工作流程,嚴格規定動作;統一拆遷標準,一個標準執行到底,做到“房子拆凈,干部干凈”。統一群眾利益,本著對群眾負責的態度,力爭用最短的時間讓群眾回遷安置,使拆遷工作有速度,群眾心中有溫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以“五個著力”為落腳點,抓實抓細、抓常抓長。著力干部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敢吃苦、能吃苦、善吃苦”的干部隊伍,為后續各項工作提供組織保障;著力政策實施,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堅決杜絕亂開口子、突破政策,全力保障政策落實;著力問題解決,做到善解民意,善待百姓,保障群眾的合法利益;著力訴求落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積極回應群眾訴求,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著力心理關懷,充分考慮到拆遷群眾的家園情結,做好心理關懷和疏通,做到“情系于民 服務于民”,提升居民群眾滿意度。
截至目前,竹苑小區353戶已交285戶,下剩68戶正在全力攻堅。竹西社區廣大黨員、干部將繼續發揚鍥而不舍的精神,“5+2”、“白+黑”,當好拆遷工作的“協調員”、拆遷政策的“宣傳員”、拆遷矛盾的“調解員”,使拆遷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