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生活已變得越來越便捷。例如,家里遇到困難,只需在手機直接下單,立刻就會有人及時接單并將服務送進家。近年來,常青街道淝南社區黨委按照標準化要求,線上、線下同步推出供需平臺,提供醫療、心理輔導、法律、水電維修等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的需求。讓志愿服務形成項目化、品牌化,持續推進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
隨時可呼叫志愿者,讓志愿服務更精準
家住淝南家園南區的盛玉芳和老伴一直獨居在家,逢年過節孩子們才會回家探望。不久前,今年86歲的盛玉芳發現家里熱水器漏水,面對這個問題,兩位老人束手無策。“我想起來志愿者曾入戶教我們打電話下單,于是我就決定試一下。”隨后,盛玉芳來到單元門旁查看志愿服務電話,并說明了自家的情況。“沒想到剛掛掉電話,就有師傅來維修。”經過一番檢查后,水電維修工彭立福告訴老人,是因管子和角閥生銹,只需要更換新的即可。排查出問題后,盛玉芳終于放心了。
今年50歲的彭立福是小區物業的工作人員,也是一名志愿者。凡是接到居民下的訂單,他總會第一時間收拾好工具包,然后進行入戶維修。“不管什么時間,只要居民下了訂單,我都會盡自己所能為他們解決煩惱。”而在淝南家園,像彭立福這樣的志愿者還有很多,大家用實際行動形成了一抹亮麗的“志愿紅”。
線上+線下發力,讓志愿服務“觸手可及”
“對于老年人,我們推薦他們使用電話下單。而針對年輕的群體,我們推薦使用手機下單。”據了解,通過線上和線下兩個平臺下單,都可讓居民的需求快速得到解決。據介紹,淝南社區是一個由村改居回遷小區組成的社區。近年來,淝南社區大力提升社區自助互助服務能力,滿足不同居民群體對服務的需求,彌補政府服務和市場服務的不足,增強社區群眾的責任感和文明素質。
截至目前,淝南社區共有826名志愿者,其中黨員志愿者188名,青年志愿者有450余名。為持續推進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淝南社區立足居民需求,充分利用和整合轄區資源,強化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通過此項特色模式,以思想入腦、志愿入戶、文明入心為抓手,常態化開展“管得多”“微·創客”“周六開講”等多個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形成了人人愿為、時時能為的良好局面,讓志愿服務持續發光、發熱,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