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擠了!你看這馬鞍山路人行道上,人走著走著就會被亂停放的自行車、電動車攔住去路,不得不將孩子抱起來,走走抱抱,一路前行。”一位帶著孩子走路的寶爸向社區工作人員訴說不滿,“自己抱自己的娃倒是不覺得累,但是想著如果一位盲人走路的話,估計要被各種非機動車亂停放的‘迷魂陣’給困住嘍。非機動車亂停放問題不僅影響了市民出行,更是觸及了城市文明。”
馬鞍山路及蕪湖路包河萬達廣場商圈,人行道常常被亂停亂放的電動車、共享單車占據,每到商場開門及寫字樓白領上下班期間每天都在重復上演著清理非機動車亂停放的系列肥皂劇。
黨組織牽頭搭建平臺
為了緩解包河萬達廣場商圈非機動車亂停放問題,雨花橋社區黨總支牽頭,包公派出所、包河交警一中隊、包河城管局執法大隊、萬達商管以及相關共享單車管理公司等單位部門、居民代表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協商。共同商討解決方案,通過收集居民意見、實地勘查走訪和反復的方案論證后,最終形成了雨花橋社區萬達廣場商圈交通專項治理方案。
多方聯動解決問題
交警部門定期開展專項治理,對萬達廣場商圈周邊的非機動車亂停放加大打擊力度,保障周邊道路的暢通。各單車公司按照規定時間規定地點投放車輛,每天定時清運過剩單車和破損車輛。萬達商管拓寬非機動車停車場,外圍重新設置共享單車停放區域,增加停放標識牌,安排秩序維護人員,對停放車輛進行及時管理。社區在重點時段增派志愿者現場疏導,提醒車主在規定位置有序停放。
社會力量參與廣泛宣傳
社區定期組織志愿者開展非機動車整治清理行動,動員居民參與志愿服務,從而為社區居民創造安全的出行環境。通過打造、發展社區居民組織,以服務吸引居民加入,擴大自組織規模,廣泛宣傳了志愿服務理念,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加強了社區與居民的交流與協作,開發了社會資源,推動了社區志愿服務及“五社聯動”工作的發展。
目前,雨花橋社區萬達廣場商圈交通專項治理方案實施以來,非機動車亂停放現象已得到一定的緩解,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
雨花橋社區黨總支根據轄區商場所處路段的交通特點,多方協同實地勘察、研究,并民主制定專項方案,有效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也讓社區治理的精細化程度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