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包公街道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項目化的實施意見和加強黨建引領社會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深入推進紅色領航工程的實施意見,結合社區實際情況,包公街道蕪湖東路社區黨委凝心聚力抓黨建,以區域化黨建做推手,激發社區治理新活力。
一、以黨建聯席會議為平臺,構建區域化黨建框架
社區通過搭建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平臺,邀請轄區各企事業單位黨組織代表、社區各黨支部書記、社區黨委委員參加黨建聯席會議,統一區域化黨建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原則、責任義務,制定社區區域化黨建工作方案。同時社區黨委與共建單位簽訂區域化黨建共建項目書,確定區域黨建聯建方向。通過黨建聯席會議這個平臺,明確社區黨委及轄區各共建單位的黨建聯動責任,加強示范引領、突破共建發展瓶頸。
聯合轄區單位召開黨建聯席會議
二、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開展多樣化活動
黨群服務中心是黨員開展活動的必要陣地,更是近距離服務群眾的重要渠道。社區黨委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目標,充分聯動轄區單位黨組織,激發基層黨支部的作用與活力,讓黨群服務中心成為黨員群眾的精神家園,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通過吸納轄區黨員、居民志愿者等途徑,不斷充實壯大服務人員隊伍,同時圍繞社區居民的生產生活需求,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多樣化活動,提高黨員群眾的參與度,進一步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同時激發了區域內資源聯動的活力。
共建單位進社區開展防范金融詐騙講座
三、以社區議事園為陣地,探索社區治理
社區的事群眾商議,群眾的事自己解決。社區黨委積極探索社區協商治理新途徑,通過建立社區議事園,將社區黨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轄區單位和社區居民在協商議事平臺上有效地整合起來,組建由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等為主要成員的協商議事會,通過民主協商的方式有效地解決社區一些涉及群體利益的矛盾糾紛。社區從矛盾的“調解者”變為矛盾解決的“組織者”,不僅調動了社區廣大居民群眾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更維護了社區和諧和社會穩定,使社區治理體系發揮實效,也為社區治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召開協商議事會議
四、以和美小區建設為導向,凝聚多方合力
通過逐步構建區域化黨建共建平臺,按照“千萬工程”三年行動計劃表完成2020年度計劃任務,引導共建單位組織在職黨員和職工積極參與到和美小區建設中來。通過走訪轄區單位安徽省體育局,充分挖掘體育局大院內三個小區內的在職黨員,邀請他們擔任樓長、監督員等,充分發揮在職黨員的作用,鼓勵他們參與到和美小區建設和社區治理中來,后期支部建立在職黨員服務積分檔案,作為職工評先評優和獎勵的參考依據。同時通過共駐共建活動,凝聚轄區多方力量參與社區治理,定期將志愿服務等便民活動送到居民身邊。
走訪轄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