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老城區的包公街道河濱社區,存在老舊小區地勢低,排水不暢的問題,每年防汛工作形勢嚴峻,壓力較大。入夏以來,合肥連日暴雨,河濱社區認真落實責任,充分利用好黨建聯盟單位資源,積極發揮黨建聯盟的戰斗堡壘作用,未雨綢繆解決社區防汛隱患,筑牢社區防汛“堤壩”,切實保障社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一、凝心聚力 強化防汛責任擔當
自防汛備汛工作開展以來,河濱社區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廣大群眾投身防汛攻堅戰,用黨建力量擰緊防汛“安全閥”。在汛期到來之際,河濱社區第一時間開展防汛工作會議,黨總支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領導班子成員發揮帶頭作用,提前完善優化汛期應急預案,明確防汛責任及人員分工,細化工作措施,做好防汛抗災各項部署安排,落實“最后一公里”責任,把防御防范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
二、黨員帶頭 吹響防汛“沖鋒號”
河濱社區組織黨員對地質災害點、易澇易害點、破舊危房、易淹道路等危險地段進行拉網式摸底、排查和搶修,盡全力消除安全隱患,做好防范措施,全力保障轄區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實行24小時班制,時刻警惕,隨時掌握雨情、水情,把握汛情動態,對汛情、災情進行有效監控,及時掌握并向上級部門反映。通過開展專題培訓宣講、主題黨日活動、“三會一課”等形式,將防汛備汛信息、防汛避險知識和上級氣象信息下發到各黨支部。切實落實應急裝備、應急物資、應急物資等保障物資。多措并舉,堅決守住防汛安全底線。
三、多方參與 織密防汛“安全網”
為了幫助轄區群眾度過汛期,河濱社區形成了以黨支部為核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和社區居委會“三方聯動”機制,發揮骨干力量。在各小區及時張貼溫馨提示,公布應急人員聯系方式;組織志愿者隊伍對轄區內五保戶、低保戶、獨居老人等困難群眾上門排查安全隱患,對防汛安全知識宣傳到位;協調施工人員,對轄區老舊積水道路及時清理并修復破損路面,保證居民正常出行。
人心齊、泰山移,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在“黨建+防汛”工作的順利推進下,河濱社區為防汛工作注入了正能量,形成了一支“領頭羊”般的隊伍,保證關鍵時候拉得出、打得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