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包公街道河濱社區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深入推進“網格連心、組團服務”,把服務落到實處,把溫暖送到心坎上。
將黨員志愿服務與中心工作相結合
為護航“和美小區”建設,傳播文明安全交通知識,社區設立安全黨員先鋒崗,在組織黨員站崗的同時,發動群眾共同參與到交通安全勸導工作中來。為深入推進社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黨員先鋒志愿者吹響了“黨建+人居環境整治”號角,組織黨員深入微網格,爭做“宣傳員”,將環境整治倡議書發放到企業、商鋪;爭做“保潔員”,穿上紅馬甲,親自上陣,清理房前屋后。
將黨員志愿服務與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相結合
通過整合資源,統籌專業力量,依托“網格服務直通車”,組織社區具有專業服務功能的黨組織定期進微網格為群眾提供信息采集、事項辦理等“家門口”服務。社區志愿服務每季度開展一次,為群眾提供愛心義賣、量血壓、健康咨詢等常態化服務。在疫情期間,結合“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引導黨員發揮特長,服務群眾。如,組織社區退休老黨員對群眾進行健康知識傳授。
將黨員志愿服務與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相結合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積極實施“紅色家園”項目,為轄區內居住環境較差的低收入家庭換“新裝”。由黨員志愿者和困難家庭開展“1+X”結對幫扶,定期開展走訪幫扶、微心愿認領,以及“幸福來敲門”上門幫扶活動。在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開辟“微心愿”角,通過點亮困難群眾的微心愿,傳遞正能量。近日,商圈一商戶兒子因病住院,需要巨額醫藥費。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牽頭下,開展“線上+線下”同步募捐,黨員群眾紛紛慷慨解囊、奉獻愛心,解決燃眉之急。面向轄區居民子女,開設公益學堂,“手工實踐課”、“防災安全小課堂”等活動精彩紛呈,獲得轄區居民一致好評。
河濱社區將持續堅持“多元共治”的理念,在不斷強化黨員帶頭的先鋒模范作用、促進黨員志愿服務多元化、精準化的同時,挖掘、引入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激發居民自治意識,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加強社區的連接力和凝聚力,完善社區服務,創建河濱社區“人參與、居民自治”的社區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