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1+8”文件精神,近年,包河區包公街道雨花橋社區星光黨支部大力推進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作為一個黨員平均年齡超過65歲的退管黨支部,星光黨支部的老黨員們不斷的走萬家門、難萬家難、辦萬家事。老黨員們通過實際行動,實現了黨群關系的零距離。
一、壯志未與年俱老,做社區協商的領頭人
雨花橋社區星光黨支部作為黨組織在小區里的先鋒力量。通過建立由黨小組長、樓棟長牽頭組成的小區協商議事會,引入項目化運作概念,運用包公街道微公益創投項目,立項了雨花橋社區春雨花園議事協商大會項目,并在半年時間內,累計處理和調解了各類矛盾糾紛60余起,有效的緩解了小區里的各種對立情緒。在社區、物業和居民之間搭建起了一道協商合作的橋梁。
二、老驥仍須萬里行,當社會組織的指導員
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離不開各種類型的社會組織,社會組織的發展需要在黨的引領之下才能健康發展。雨花橋社區星光黨支部發動小區的退休老黨員,將他們根據興趣和愛好分配到各個社區社會組織里任指導員。利用老黨員們較高的政治文化素養,在社會組織里當起了指導員,在社會組織里持續營造學習黨的理論、宣傳黨的政策、落實黨的部署的良好氛圍,促進社會組織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提高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質量,實現了黨對社會組織的引領。
三、白發尤需猛著鞭,當疫情防控的守門員
在今年年初的疫情防控攻堅戰中,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社區里的老黨員們坐不住了。社區發布志愿者招募令后,他們在春雨花園協商議事會微信群里積極報名參加防疫工作。面對社區口罩不足的情況,他們自備口罩,從早晨8點至晚上8點輪班,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對小區過往的車輛、行人逐一篩查,確保疫情不傳入、不發生。老黨員們表示,只要疫情還未結束,我們就會守護在這里,釘在防疫抗疫的最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