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化解居民矛盾,滿足居民需求,包公街道航運南村社區黨委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為主線,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圍繞構建五步閉環民需項目服務體系,按照“意見收集-民主協商-問題處置-結案反饋-總結提升”的閉環管理模式,處理和解決居民訴求,化解物業管理矛盾。
一、多方渠道,廣泛收集
網格民情走訪。建立“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小區(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樓棟長”四級網絡問題收集體系;整合各方人員走訪收集線索,安排社區工作人員、“四聯四定”單位人員下沉網格進樓入戶走訪,多網融合兜起社區大小事。
民情驛站登記。利用社區民情驛站,設立居民需求登記簿,現場登記居民需求、意見和建議;信息化手段收集。通過社區黨員交流群、法律服務微信群、文明創建群、小區微信群、樓棟微信群、QQ群等,實現多群融匯,全方位、多渠道收集居民訴求;社會組織采集。通過社區社會工作站,孵化引領護航志愿服務隊、航航伴老志愿服務隊等社會組織,動員居民群眾參與志愿服務,采集居民多層次、多方面需求;開展“紅色家訪、黨群串門”,與居民群眾面對面,聽取居民心聲。
二、分類管理,精準處理
對收集的居民訴求,按照“物業管理類、行政執法類、矛盾糾紛類、助殘幫困類”等進行梳理,分類管理,通過民主協商,將多元共治力量有效整合,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進行“派單”處理。各類問題進行“派單”后,進行精準處理,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問題處理。物業管理類,由社區紅色物業聯盟黨支部督促各物業公司處理和解決;行政執法類,由社區黨委督促社區相關工作人員,聯合城管、市場監督管理等執法力量進行解決;矛盾糾紛類,由社區議事協商委員會,按照“三位一體”議事協商機制,充分利用社區睦鄰議事廳等議事平臺,協商化解矛盾和糾紛;助殘幫困類,由社區民政、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進行幫扶和救助,同時積極利用“人在暖途”困境家庭救助項目,進行幫扶。
三、協商共治,多元參與
閉環管理處理中,充分動員和激發物業公司、業委會、駐地單位、黨員先鋒、居民骨干、民警、衛生員、安全員等多元共治力量,堅持黨建引領、協商共治、多元參與,充分利用社區協商議事平臺,聚百姓智慧、議百姓之事,建和美家園。
五步閉環工作模式,形成需求收集匯總、服務到底的暢通機制,實現居民需求從“點單”、“接單”到“派單”的“一條龍”服務,做到群眾問題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讓群眾工作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