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望湖街道沁心湖社區黨委積極發揮“黨群服務站”陣地優勢,將基層黨建工作下沉,有效激活了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激發了黨員群眾參與黨建服務、社會治理的熱情,打通了服務基層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微課堂”,黨員家門口的“補給站”
社區黨委在瑞和苑和民航家園兩個小區設立黨群服務站,以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為著力點,選擇熱心服務、有擔當和能干事的樓棟黨小組長作為黨群服務站的“掌門人”,黨員群眾在家門口便能參加黨組織活動。民航家園網格孩子們在服務站內制作手工燈籠,共慶中秋佳節。通過在服務站里開辟“微課堂”,黨員群眾能及時的了解到政策法規、社會保障等各類便民服務信息,并通過講述身邊互助感人故事,發揚鄰里“鄰里一家親”的優良傳統。
“微陣地”,黨群溝通“連心橋”
社區黨員依托“黨群服務站”,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黨員服務活動,推動黨員亮身份、加強學習、服務群眾,架起了黨群溝通的“連心橋”。民航家園黨群服務站在冬至當日,組織黨員群眾搟餃皮、拌餃餡兒,回味了一把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其樂融融,黨群面對面、心貼心,展現了“鄰里一家親”的新風貌。
“微治站”,家園共守護的“集合點”
社區將政策法規宣傳、便民服務等一系列服務下沉至黨群服務站,組織黨員群眾600余人開展各類群眾性社會治理活動50余次,讓群眾不出小區就能參與活動、享受服務,增強了居民自治意識和能力。金桂苑網格黨員張永思組織鄰里開展義務巡邏,成立“張永思義務巡邏隊”,為小區安全保駕護航。在他的帶動下,社區7個網格都有了自己的義務巡邏隊,黨員居民齊心協力,共同筑造和美家園,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黨群服務站”雖是一個個小站點,但有效提升了黨員“在家”的歸屬感,提升了黨員“為家”的責任感,提升了群眾“有家”的獲得感,不斷煥發著基層黨組織的新活力,為建設“和美小區”又增添了一劑“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