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網格疫情防控工作、參加網格議事協商會、組織安全巡邏,各加2分······”。近日,沁心湖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里,不少黨小組長單元長都拿著自己的積分手冊,主動到社區敘述自己的加分理由。自2019年6月1日,沁心湖社區實施《望湖街道沁心湖社區樓棟黨小組長(單元長)積分制管理辦法》以來,社區各網格開始了對和美小區樓棟長的積分制管理,這只是日常管理中的一個縮影。
今年初,沁心湖社區黨委在調查研究、聽取意見、先行試點的基礎上,健全樓棟長積分管理,進一步完善《沁心湖社區樓棟黨小組長(單元長)積分細化目錄》。在積分內容設置、分值設置、兌換要求上,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實現黨小組長(單元長)作用發揮從“被動”到“主動”轉變,和美小區建設戰斗力、凝聚力明顯增強。
找準結合點,積分內容更“實用”
制定科學合理的積分內容,是深入推進積分制管理的基礎。為使積分制管理更加符合和美小區建設工作,沁心湖社區對原有的積分制目錄進行了完善,細化積分項目,量化評分標準,由“基礎建設、社區參與、信息傳遞、上門服務、精神文明和活動開展”等六部分構成。《目錄》修訂主要把握三項原則:一是突出實用、可行、易操作原則,積分內容設置不貪大求全,面面俱到,保證針對性;二是緊扣黨小組長(單元長)“四個一”要求,力求積分項目體現黨小組長(單元長)在和美小區建設中的表現差異性,能激勵黨小組長(單元長)發揮組織帶頭作用,激發黨員、居民骨干的奉獻熱情。
把握關鍵點,具體操作更“靈活”
為避免和美小區活動開展走過場搞形式、黨小組長(單元長)積分拉不開檔次、干多干少一個樣等問題,沁心湖社區黨委重點在社區參與和活動開展兩個模塊的積分設置、操作實施兩方面優化提升,使積分管理更合理,操作更靈活,監管更有力。社區參與和活動開展積分設置上,分月量化考核,如把參加園區安全巡邏、協調解決樓棟問題、組織開展鄰里活動等作為積分項目,開展一項加兩至五分不等,加大了加分比重,從分值設置上拉開了積分檔次。在操作形式上,各網格黨支部建立每月公示、年底評優、年終清零的工作機制,黨小組長(單元長)每月得分全部通過網格微信群反饋給其本人,并在其個人的《紅色領航和美小區積分手冊》上予以記錄,可隨時查閱,避免了人為憑感覺印象評分的情況。
聚焦落腳點,結果運用更“管用”
堅持把積分管理的落腳點放在有效發揮黨小組長(單元長)作用、激發潛在正能量上,健全激勵機制,積分既可兌換實物獎勵,也與黨小組長(單元長)評先樹優相結合,不斷強化結果的運用。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建起“積分超市”,每年拿出10萬元黨建專項經費用于黨小組長(單元長)激勵獎勵。截止到2019年底,沁心湖社區108名黨小組長(單元長)共獲取積分6849分,兌換實物價值4萬余元。根據積分多少,查長秀、朱海燕等16名黨小組長,王玉珍、陳子玉等15名單元長被評為“沁心湖社區2019年度紅色領航和美小區‘最美’黨小組長(單元長)”。現如今,在沁心湖社區各網格,已經形成了“天天有安全巡邏、周周有主題活動、月月有協商會議、年年有激勵表彰”的工作模式,黨小組長(單元長)主動參與社區治理、社區服務熱情顯著提高。民航家園網格單元長劉萍、張暉在疫情期間主動加入網格抗疫一線,無償堅守小區門卡近2個月;金桂苑網格黨小組長張永思率先垂范,組建“張永思義務巡邏隊”發動居民為小區安全貢獻力量;月桂苑網格單元長王玉珍積極組織鄰里開展清潔家園、中秋家宴、公園益行等活動,單元居民親如一家人。
沁心湖社區黨小組長(單元長)積分制管理的推行,使黨小組長(單元長)義務明晰化、評先評優公開化、獎勵評定科學化,進一步調動黨員居民骨干參與積分制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和美小區建設有了抓手,“組織進樓 服務進家 協商共治”格局在沁心湖社區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