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合肥市委“1+8”系列文件精神和包河區委關于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動黨建引領社區治理“鄰聚力”工程落地見效。望湖街道王衛社區緊扣“黨建、治理、服務”主業,全面落實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破解社區治理難題,堅持黨建引領紅色領航,為社區治理注入活力,繪畫基層治理同心圓。
一、以黨建為引領 夯實治理根基
王衛社區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推動社區黨組織向網格、樓棟延伸,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家庭中心戶和示范戶”的五級組織架構,實現“組織進樓、服務進家、協商共治”,不斷推進基層黨建網與社會治理網深度結合。加強社區黨員隊伍建設,對黨員學習教育、參加組織生活、服務群眾等事項進行量化評定,開展“一個網格一面旗、一名黨員一盞燈”主題活動,不斷強化黨員日常管理和培訓,提升黨員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充分發揮社區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二、以需求為導向 開展紅領便民服務
通過居民走訪、小區調研、電話訪談等多種方式,摸排社區網格情況、了解小區居民需求。并在走訪的過程中整合轄區內外部資源,以黨群服務站為依托、以居民需求為導向,開展紅領影院、紅領課堂、紅領巧藝、紅領便民等多項常態化便民服務,服務社區各年齡層居民,搭建居民溝通交流平臺。
例如望湖北苑黨群服務站運營一年來,開展各類服務活動295場,服務3439人次。結合元旦、春節、國慶等節日開展主題活動,讓更多的居民知曉黨群服務站,了解社區各項便民服務,引導居民走出家門、走進黨群服務站,讓居民從被動參與服務到主動參與社區治理。
三、以治理為目標 培育紅領之星
通過社情民意走訪和日常調研,對轄區居民進行摸底,挖掘有管理經驗、熱心社區事業、在群眾中有影響力的黨員骨干和居民骨干,進行重點跟蹤培養。發掘一批有熱心、有時間、有威信的“紅領之星”,并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引導參與社區治理、認領微公益項目。依托文明養犬、“八個到家”、八一文藝匯演等系列主題活動,引領更多黨員、居民參與社區治理。聚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鄰聚力”工程各項目標任務,積極參與和美社區、和美網格、和美樓棟、和美家庭、和美頭雁評選。培育一批基層治理的紅色細胞,形成示范引領、激勵先進、鞭策后進、比學趕超的干事創業氛圍,不斷提高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鄰聚力”工程開花結果。
通過建立“社區指導、居民共建、專業支持”的工作機制,以居民為本,以居民為主,將自上而下推動與自下而上參與相結合,挖掘出真正的社區需求和社區優勢,通過“紅領之星”這個支點,撬動整個社區居民參與。通過培育紅領之星的社區意識、公共意識,促進社區社會組織多元化的發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四、以項目為抓手 孵化社區組織
完善便民服務,以實現“一年365,天天有服務”為目標,望湖北苑網格打造了深受居民群眾滿意的志愿服務團隊。先后組織五星志愿服務隊、紅領巧藝坊等6個社區社會組織。動員黨員志愿者申報微公益項目,精心打造“老街坊”樓棟自治、暖烘烘創焙等4個微公益項目,項目周期內開展服務活動104次、孵化社區社會組織4個、鏈接轄區資源8家,并為組織負責人和項目團隊提供個案督導,為其提供支持和幫助。通過項目化的發展方式,促進團隊規范化發展,促使志愿服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創新社區治理手段,讓居民進行自我服務、自我管理。
五、以樓棟為依托 打造紅領之家
樓棟自治是基于居民對滿足生活需求及提高公共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催生出來的社區自治新模式。以望湖北苑8號樓為示范點,網格黨總支推行樓棟自治,發揮樓棟長的作用,將“八個到家”服務深入樓棟。通過黨群家訪,了解樓棟內大事小情,傳遞和美聲音,對樓棟內新生兒、新入學大學生等喜事進行看望、祝賀到家;對樓棟內獨居老人,網格黨總支進行上門走訪,并發動樓棟長結對幫扶,定期上門探訪;網格黨總支還將便民服務送入樓棟,對接網格志愿者上門為高齡老人開展便民理發服務,讓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便民服務。
針對熟人樓棟互幫互助的特點,在樓棟內發掘黨員志愿者、建立樓棟互助小組、開展樓棟服務,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并將樓棟的黨群融合、鄰里和睦進行宣傳展示,收集樓棟內居民建議和想法,黨員帶頭動員居民共同參與樓棟美化、制定樓棟公約、打造樓棟文化,建設“紅領之家”特色樓棟,營造“樓棟一家親”、“遠親不如近鄰”的樓棟氛圍。
王衛社區黨委通過實施“鄰聚力”工程,堅持黨建引領紅色領航,動員轄區黨員、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治理,認領微公益項目,敲響幸福“鄰”聲。引入專業社工機構,實現社區治理的專業化、精細化。發揮紅色領航示范作用,實現社區由管理到治理的轉變,調動多方參與共建共治。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體,繪畫基層治理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