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葛大店社區的黨員群眾們見面第一句話從“吃了嗎?”變成了“家訪到你家去了嗎?”“到我家來過了哎,可帶了不少禮物呢”。
一段時間以來,社區共管共建共享的新風尚逐漸興起,這一切都源于社區黨委啟動了“黨群家訪”活動。七月以來,不論是炎炎烈日的酷暑還是“利奇馬”肆虐的臺風天,為推進葛大店社區“紅色領航 和美小區”建設,社區黨委走家入戶開展“黨群家訪”活動,為轄區黨員群眾們送上了含有紅色家書、社區便民服務清單、黨章等學習資料的“紅色禮物”。在家訪過程中,各支部書記與黨員同志們通過“拉家常”的方式,聊入黨歷程;與群眾共同回憶葛大店的發展歷程,引導大家一言一行見黨性,牢記黨員身份,發揮自身優勢特長,為社區發展添磚加瓦,共同暢想葛大店未來的發展。
“社區黨委書記和主任親自到我家來做家訪,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很激動,黨組織沒有忘記我,我一定會帶頭支持社區的紅色領航工作和征遷改造工作,不給黨組織拖后腿……”孫維平老人是葛大店社區第二黨支部的一名黨員,也是一名征遷戶,當她從社區黨委書記丁運龍手中接過紅色家書的時候,一臉鄭重的承諾。在社區包聯領導劉宗勝委員和黨委書記丁運龍及主任劉慶鳳的帶領下,社區積極將黨群家訪工作與現在的征遷工作相結合,對是征遷戶的黨員都先期深入分析家族關系、理順談話對象具體情況,找準突破點認真開展政策宣講、意見征求、談心談話、排憂解難等工作,與他們真誠交流,掌握其思想情況、家庭情況和生活情況,打消他們對征遷的種種顧慮。
都說征遷工作是天下第一難,其實,征遷之難,難在政策措施的公開透明、公平公正,難在贏得群眾的信任,這其中關鍵是能否站在群眾的角度,換位思考,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通過近段時間的黨群家訪工作,社區黨委共梳理出黨群意見、建議20多條,這其中針對征遷的就有近10條,對于征遷工作組來說,這些無疑是解決問題的10條路徑。同時,這次的黨群家訪活動也迅速鍛煉了一批社區干部,讓他們由從前的聽黨員和群眾講自家的故事、論家風民風,到現在黨員和群眾認真聽他們講征遷的政策、論社區的風氣、談組織的正氣,以情動情,以真心換真心,把政府的政策用好了,居民的心結打開了,社區的各項工作也就更加和諧、高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