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工作者身處聯防聯控的末端,又是直面潛在病患的前端,肩負的壓力不小、付出的努力也不少。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進入關鍵階段,群眾選擇“宅”在家里,然而在黃巷村,確有這樣一批黨員干部、工作人員、群眾,他們在關鍵時刻選擇挺身而出,堅守崗位,舍小家為大家,成為基層疫情防控最美守護者。
張妍玲是黃巷村婦聯執委會成員,也是市容隊的一名工作人員。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她果斷放棄了回老家過年的計劃,主動加入村市容應急隊,承擔起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廢棄口罩的收運工作。每天,張妍林和同事們都要對轄區主要道口的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進行處理,當日清運、當日處理。家人們得知后,都勸她近期不要去處理垃圾、遠離廢棄口罩,以免感染,她說:“我作為一線員工,就是要時刻沖在前面,不能退縮,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從年三十開始,張妍玲以及她的同事們就一直堅守在保潔一線,和家人吃上一頓團圓飯成了一種奢望,他們的就餐地點不是在轄區道路巡邏的路上,就是在轄區衛生清理的崗位上。“疫情當前,刻不容緩,我們市容工人自然要履行好崗位職責,給村民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張妍玲平淡地說。
黃巷新村小區有這樣一位樓棟長,平日里她就是小區居民和村黨委、村委會之間的橋梁,街坊鄰居有事都喜歡找她幫忙,大家親切地稱呼她為“李大姐”。自接到疫情防控通知以來,58歲的李井英除了利用樓棟居民的微信群讓居民及時知曉疫情的嚴重性、疫情防控的動態,叮囑居民做好自我防護,還主動請纓和小區物業的工作人員一起下戶走訪排查疫情、摸排小區人員情況。
“關鍵時間,樓棟長就應該發揮作用。防控疫情,守護好我們的小區,是每一名樓棟長的職責所在。”李大姐樸實地說道:“街坊鄰居都認識我,我跟著物業人員一起上門,也方便溝通。”為了盡快掌握小區人員的情況,李大姐和物業的工作人員不分晝夜,挨家挨戶登記信息,雖然有些辛苦,但是他們不曾停下腳步,一直在和時間賽跑,與疫情拼速度。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黃巷村以黨建為引領,依托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成果,動員樓棟長、黨小組長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志愿工作點的值守,緊密聯系群眾、發動群眾,做基層疫情防控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