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小區治理
業委會開展協商議事
汛期巡查小區地下車庫
結合人口普查工作,入戶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駱崗街道繁華社區現有九瓏灣等住宅小區9個。近年來,業委會作為業主維護權益的自治力量,多數小區已成立或正籌備業委會。但有些小區業委會名存實亡或陷入癱瘓無法正常履職,有些業委會成員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欠缺,難以有效發揮業委會的作用。隨著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工作深入推進,如何發揮業委會在小區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成了亟待破解的難題。繁華社區黨委通過不斷探索實踐,在九瓏灣小區試點打造“紅色業委會”,充分激活業委會在小區治理中的模范作用,使得小區諸多問題迎刃而解,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黨建引領配強紅色“領頭雁”。在紅色領航工程的指引下,九瓏灣小區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小區治理和業委會換屆中的主導作用,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和業委會工作的融合。在小區黨支部的建議下,業委會換屆領導小組將“業委會組成人員黨員比例達50%以上”列入《小區業主大會議事規則》,著力提升業委會成員黨員比例。為確保選對人、選好人,小區黨支部牽頭做好業委會人選的物色推薦,結合對小區1238戶居民走訪收集的意見建議,認真把關排查人選。同時積極發動鼓勵小區熱心社區事務、肯奉獻、有特長的黨員參與業委會候選人自薦。經過投票選出的新一屆7名業委會成員均為黨員,占比達到100%,小區黨支部委員杜春林同志被推選為九瓏灣小區業委會主任,一批組織信任、群眾公認的小區紅色“領頭雁”進入業委會,成為小區黨支部提升小區治理水平的得力助手。
骨干帶頭共建和美“一個家”。“紅色業委會”建成后,杜春林同志帶領著小區的大家長們主動參與小區治理,到居民家中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同時鼓勵帶動其他黨員居民廣泛參與。九瓏灣小區是繁華社區第一批實行垃圾分類的小區,結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這些紅色骨干和樓棟黨員志愿者們結合一起進小區進樓棟宣傳,推廣垃圾分類新風尚,就居民家里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現場分類指導,鼓勵居民從自身做起,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020年夏季,合肥市區進入漫長降雨期。為了應對汛期可能發生的內澇,小區黨支部聯合業委會組織社區網格員、小區的黨員居民骨干開展全面防汛檢查,對小區墻體、電梯設備、電動車充電樁、地下車庫防汛設施等進行重點排查。通過巡查實時監控小區地下車庫和地面道路積水情況,并對小區地下車庫抽水泵進行排水測試,確保一旦發生積水能及時排除。多管齊下,守衛居民順利度過雨季。目前,在“紅色業委會”中黨員示范帶動作用下,居民們對小區的認可度持續走高,越來越多人積極參與小區治理,共同解決小區內的“大事小事”。
多方聯動破解群眾“煩心事”。過去一段時間里,由于涉及多方協調難度大,九瓏灣小區里存在的停車難、亂晾曬等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居民對物業公司、業委會的意見較大。為了有效解決困擾大家的各類問題,小區黨支部充分發揮“紅色業委會”積極作用,建立以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企業、黨員居民骨干等廣泛參與的“一核四方五步”協商議事機制,充分了解各方訴求和困難,吸納意見建議,有針對性的進行攻克。一方面在“線上”建立以黨員居民骨干為主、業主積極參加的小區黨支部和樓棟黨小組微信群,另一方面在“線下”打造面對面的樓棟協商議事廳,通過兩個平臺開展協商議事,著力解決小區內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比如針對停車難問題,規劃不固定車位,鼓勵業主即停即走,最大化使用車位資源的停車方案,得到業主的支持與配合,徹底解決了小區停車難問題,也給其他小區提供了具有借鑒意義的停車方案。目前通過“雙平臺”協商議事機制解決的問題有20余件,除了停車問題之外,還有樓頂晾曬難、電瓶車亂停放、樓道充電等問題,讓小區黨支部和“紅色業委會”得到小區居民的廣泛認可。
九瓏灣小區黨支部通過加強對“紅色業委會”的指導,讓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之間形成社區治理的合力,既密切與居民的聯系,也切實解決居民關注的問題,逐步改善居民小區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搭建起小區自治共治新格局,讓居民小區成為大家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