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城街道有這樣一家人,沖在防疫一線,同心參戰,用行動詮釋使命擔當。
鄭興民是一位“00后”,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大一學生,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他明白在災難面前,堅守和犧牲是多么的重要!他通過網絡時刻追蹤著方方面面的信息,通過觀察著身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通過實際行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詮釋新時代新青年的使命擔當,毅然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當起志愿者。如今他在義城街道迎淮路卡點,頂著寒風,為進出人員測量體溫、登記信息。“正好在朋友圈看到了招募青年志愿者的信息。”鄭興民笑著說,原本還擔心父母會不同意,沒想到當自己說出想法后,爸爸媽媽非常支持,“今天我來到防疫一線做志愿者,感覺特別有意義,在疫情非常嚴峻的時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一名大學生、一個新青年應該做的。”
為保障合肥供水集團第四水廠順利生產,他主動請纓,要求上門為水廠70多名員工辦理出入證,這樣一來就不用每個員工自己到卡點辦理了,既省時又便民,大家都為這個00后大學生豎起了大拇指。
陸在勝是鄭興民的父親,在接到緊急通知后,立即趕赴防疫一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奮戰在紀檢監察一線的黨員干部、義城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督察組組長,他深感責任重大,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嚴格進行督查督導,為堅決打贏防疫阻擊戰提供堅實的紀律保障。在有的人眼里,陸在勝有些不近人情,但他有他堅持的理由,“早日戰勝疫情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心愿,在這個時候黨員必須沖在前面,我的職責就是監督黨員、干部認真履行職責,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這個時候還能講什么人情?!”
“疫情面前,有國才有家,他們都是好樣的,我為他們自豪!”同樣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李明鳳這樣說。丈夫、兒子都沖在防疫第一線,李明鳳也不甘落后,作為一名黨員,她每天盡職盡責逐戶排查、登記、上報數據,事無巨細提醒住戶注意安全,不外出、不聚會,宣講社區的防控措施,在小區門口經常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群眾,為了說服他們,她每天都要說上半天的話,水都來不及喝。
他們一家三口,在不同的崗位上為保障更多家庭的早日團聚默默奉獻著。出門之前,他們都不忘相互叮囑, “你要照顧好自己”、“你們也要注意一點”。這樣舉家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的逆行者,很多很多,他們堅守崗位、沖鋒在前,舍小家為大家,是基層“疫”線最美的堅守者,深刻詮釋了新時代包河人的使命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