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的強降雨,使義城街道防汛工作愈發吃緊。面對異常緊迫的汛情,黨工委立即發出防汛工作號召,團工委聞“汛”而動,第一時間在轄區招募青年團員志愿者,成立由團干、青年志愿者組成的30余人的防汛青年突擊隊。
這支年輕的隊伍嚴格服從街道防汛抗洪臨時黨支部的調配,下沉到每個防汛值班點,參與防汛值班、險情排查以及后勤物資保障工作,充分發揮了廣大青年在防汛救災一線的突擊作用,吹響了防汛的青春“集結號”。
防汛大堤就是青年信仰的驗兵場。7月23日,巢湖水位持續上漲,李榮工作站防汛區域藍藻處理廠南側出現險情。街道團工委響應黨工委號召,立即行動,集結防汛青年突擊隊前往執行固堤排險任務。青年們三兩一組,彎下腰輪起鐵鍬、蹲下身撐開麻袋,汗水浸濕了衣服,但動作始終沒有停下。經過一上午的努力,堆筑出一堵長約10米,高約80公分的擋浪墻,防止湖水漫過堤壩。
7月24日,青年志愿者來到環湖大道為正在加固堤壩的某駐地部隊送去草帽和手套,為他們解暑降溫,感謝人民子弟兵的付出。
7月25日,青年突擊隊趕赴馬家渡大橋,連夜開展防汛應急工作,和居村志愿者們裝填沙袋,構筑防浪墻,加固堤壩。
施御軸是青年突擊隊的成員,她與汪潦村村委委員汪滔是我街道的一對黨員夫妻,他倆戰完疫情戰汛情,他們疫情期間堅守一線,無法照顧家中年幼的女兒。這次汛情來襲,汪滔守在前線,24小時兩班輪流巡堤排險,施御軸加入突擊隊,哪里需要就去哪。他們舍小家顧大家,每日加班加點,堅守崗位,只為了守住堤壩。
義城街道防汛青年突擊隊用青春的熱血,譜寫無悔的詩歌,不忘初心,不負韶華。從他們的身影里,感覺到他們滿腔的熱情,這就是青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