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深入推進,濱湖世紀社區振杰網格內培育的各個組織、團隊、個體存在分散化、碎片化、職責方向不明確、體系不順暢、品牌文化培育缺失等問題,導致小區治理和服務遇到發展“瓶頸”。如何對轄區各類治理力量和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再造,凝聚更大的資源和力量,建立更加高效的機制運行,實現從服務型向治理型的轉變,是擺在濱湖世紀社區振杰網格黨委面前急需破解的難題。
在基層治理服務中,濱湖世紀社區振杰網格黨委發現一批以李永松、劉化來、胡浩、姜殿國為代表的退役老兵作為志愿服務團隊的核心骨干,具有講政治、守紀律、正直果敢、執行力強的特點,他們在小區巡查勸導、矛盾調解、協商議事等方面起到了帶頭模范作用。同時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志愿者、熱心居民他們雖然沒有兵役經歷,但卻有著一種“老兵”精神,政治素養高、紀律性強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無私的在樓組建設、小區治理中舍己奉獻。“振杰老兵”應運而生,組建黨員老兵、公益老兵、退役“老兵”三支隊伍,打造紅管家議事會、“公益能人坊”、“老兵”工作室三大平臺,成為推動樓組黨建、樓組自治、小區自治的“主引擎”“主心骨”。
黨員“老兵”依托紅管家議事會平臺,激發黨員在網格全域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動員組織起不同層級、不同組織隸屬的黨員在樓棟、小區履職盡責,有力地將原本“沉睡”的黨員吸納到為民服務中,激活了“紅色細胞”的內在潛力,讓黨員的作用發揮在身邊。公益“老兵”作為公益項目“根組織”,下設多類型“微組織”,比如:女管家巡邏隊、國粹小達人、萌寵俱樂部、孝滿振杰等,組織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滿足了轄區糾紛調解處理、為老服務、文明養寵以及兒童服務等多方社區治理、服務。退役“老兵”通過老兵工作室平臺開展矛盾化解、協調議事。從去年8月到現在,退役“老兵”通過線上、線下幫助轄區居民群眾解難除憂,成功化解婚姻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等大大小小糾紛110余件,服務居民群眾420人次。通過協商議事機制,解決了困擾居民群眾的徽杰苑5棟前僵尸車占道、18棟健身場地老舊、以及振徽苑11棟廢棄景觀池改造、老年人棋牌桌缺失、琴行擾民拖延搬離等問題30多件。
“振杰老兵”助力基層治理顯成效,一是助力了網格治理。由過去側重提供各類文化、為老、親子等多方位服務,開始向“深水區”小區治理轉變,通過“振杰老兵”品牌創塑,對社區治理起到提質增效的作用。二是融洽了居民關系。由“老兵”示范引領、“老兵”帶“新兵”的循環模式,進一步壯大小區治理服務力量,變“守株待兔、苦口婆心尋找雷鋒”為“多管齊下、居民積極爭當雷鋒”。進而實現當參與治理的居民變多了,正面的價值認知就變多了。三是發揮了“老兵”作用,促進了雙擁工作。轄區現共有退役老兵480余人,他們中很多人,始終做到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保持著軍人的嚴謹作風,在小區治理中認真負責,任勞任怨,不計名利,深受居民的信任和尊敬。“振杰老兵”是退役軍人參與社區治理服務的探索,實現服務保障常態化、長效化,用擔當實干提升退役軍人的幸福感、滿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