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方興社區圍繞打造“智慧社區”,以OA辦公系統和電子勤政檔案系統為依托,積極探索開展“互聯網+”黨建,推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見功見效。
互聯網+電子檔案,記實干部勤政“流水賬”。一是“刷臉”考勤。日常考勤采用面部掃描方式,電子勤政檔案系統自動形成干部個人考勤表,可供實時匯總、隨時查閱。二是“留痕”考績。通過OA辦公系統,對日常工作計劃、工作進展、工作成果等全面覆蓋、全程紀實。依據系統記載情況,社區干部日安排、周總結、月匯總、季評議,日常考核有依據、可追溯。三是“線上”考評。干部勤政檔案每季度在線上公示1次,社區干部參與網上測評打分,對個人季度工作開展網上評議,評議結果直接在系統中呈現,激勵先進、倒逼后進的效果明顯。
互聯網+電子黨課,落實黨員教育“課程表”。一是QQ群里“曬”。為增強黨員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社區黨委對照上級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確定黨員必學內容,提出黨員學習初步計劃,再將計劃放到黨員學習QQ群、微信群里“曬”,充分征求黨員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充實優化黨員教育課程表。二是微黨課上“講”。 在黨員教育方式上創新,通過開設“勤政講堂”、“微黨課”、“每天十分鐘微課堂”,社區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走上講臺講黨課、談體會,其他社區干部分批輪流領學,促進黨員教育由“被動灌輸式”向“主動互動式”轉變。三是會議室內“議”。學習結束后,組織參學黨員自身工作,開展大討論,進一步學深理論、吃透精神,更好地推動工作。2015年10月,書記上黨課結束后,首批19家共建單位黨組織書記圍繞加強社區黨建,集中開展學習討論,決定成立聯席會議,簽訂聯合共建項目協議書。
互聯網+電子黨務,用實基層黨建“大數據”。一是平臺聯成“網”。整合OA辦公系統、電子勤政檔案系統、黨員信息系統、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平臺,以及社區先鋒網微信、共產黨員微信和社區官微,構建“線上大平臺”。二是信息形成“鏈”。將轄區居民小區梳理劃分為14個網格,為每個網格配備信息員,信息員直接包聯到戶、落實到點。網格信息員對網格內信息全面實時動態采集,通過社區官微和網格QQ群,實現黨員分布、黨員教育、組織活動等圖文信息在線上匯集、共享。三是數據聚成“庫”。依托大平臺網和信息鏈,黨建工作部門擁有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數據庫。日常工作中,可以隨時調取有關數據,切實增強工作實效。通過在線分析比對黨員特長與居民實際需求,先后組織開展紅色電影進工地、夏季送清涼等項目化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在線征求黨員群眾微心愿,依托小區架空層和社區公共用房,建成基層黨組織、工會、共青團、婦聯和社會組織“五站合一”的“七一睦鄰生活館”,受到基層黨員和群眾的認可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