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社區康園黨委聚力推進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堅持黨建引領推進基層治理創新,履行社區治理的主體責任,加強與小區物業的聯絡協調,深入居民群眾,搞調研、問需求、定措施,急居民群眾之所急,解居民群眾之所憂,以增強基層黨支部的組織力為抓手,以提升居民安全感滿意度為切入點,以改善硬件基礎設施為著力點,以項目化運作為手段,打通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有針對性地發掘一批小區治理和服務項目。緊緊圍繞“為民服務解難題”開展工作,以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為抓手,與抓好社區治理工作相結合,推動社區服務升級,真正做到為民做好事、辦實事,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感。
一是聚焦強化黨的領導,把組織體系建起來。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裝進腦海,記在心頭,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和使命,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在全黨上下,扎扎實實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提高思想認識,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中堅定理想信念,不為外物所侵,不為雜事所擾,保持“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定力。針對黨組織覆蓋難、黨員共同管理難的問題,強化組織功能,增強治理合力,將在冊、在地、在職黨員編入樓棟網格,積極推進做實新春佳節恭賀到家,生活困難慰問到家,大病住院看望到家等“八個到家”服務,建立38個樓棟工作群,搭建線上議事平臺,營造黨的組織就在身邊的濃厚氛圍。把黨的組織體系向下延伸到每個單位、小區、樓棟黨支部,建立標準化體系,由黨員骨干擔任書記,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無盲點。把嚴密的組織體系作為最大優勢,不斷延伸織密“組織網資源”,在全小區建立 6 個樓棟黨支部、38個樓棟黨小組,把社區基層各類組織和群眾緊緊凝聚在黨組織周圍。
二是聚焦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讓黨群關系密切起來。設立“黨員先鋒崗”,以居民樓為單位,設崗定責、掛牌服務,掛牌黨員既是本單元的樓棟黨小組長,又是政策宣傳員、網格信息員、安全引導員,成為群眾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學習榜樣,密切黨群關系。同時,發揮“五老”優勢,開展黨的歷史教育、“愛心護考”、矛盾糾紛調解等,確保老黨員離崗不離黨、退休不退色,引導黨員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揮作用;分類創設誦讀憲法、傳唱紅歌、紅色生日會、微黨課(專題黨課)、老黨員講故事、黨務天地、紅色熒屏、民主評議黨員、愛心驛站、黨性體檢、拓展(特色)體驗等10余項“自選動作”。老黨員志愿巡邏隊中幾個熱心的老黨員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將物業拉進來,定期把居民集中反映的問題發到群里,再把物業整改的照片轉發到業主群,從此巡邏隊就架起了業主和物業的雙向溝通橋梁,相信有了這樣的良性互動,物業管理的居民支持率肯定會得到提升。
三是聚焦服務居民質效,讓“三化”舉措立起來。以服務連心,黨群結親,企業牽手,支部結對,建立健全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和服務清單“四項清單”機制,以黨組織為核心,開展各類組織活動,要有全域視野,整合各方資源力量推動小區協商共治,讓小區內外資源向小區聚集,力量向小區匯集,確保件件有回音,實時有反饋。針對小區內存在的電瓶車亂停放、雜物亂堆積、不文明養犬等問題,成立物業專委會和文明養犬專委會,發揮黨員和居民自己的作用,共同解決小區內部問題。同時,針對小區外部存在的問題,以及單靠自治解決不了的問題,集中開展專項整治,如店外經營,噪音污染,小廣告亂張貼等問題,通過邀請市場監督管理所、綜管中心等執法部門,召開物業、商鋪聯席會議,明確責任要求,共同協商解決,切實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解決居民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