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和向心力,社區黨委充分結合實際出發,通過開展紅色家訪工作,以“走基層、訪群眾、解難事、送真情”為主題,黨建引領“四解”助力,做好困難黨員關懷工作。
一是圍繞經濟上解困,做“愛心”黨組織,提升黨建凝聚力。民生工程助力,建立困難黨員救助機制。民生工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社區黨委通過紅色家訪摸排轄區困難黨員情況,整理相關信息,將組織工作同民生工程緊密結合起來,為困難黨員尋求相關政策支持和救助。以共建促黨建,開展結對共建慰問工作。社區黨委整合駐區單位、社會組織等資源,與合肥市文明辦機關黨支部、銀泰商圈黨支部,通過結對共建將黨員關懷工作落到實處。打造“微心愿”愛心項目,認領微心愿,助力微夢想。鼓勵社區黨員認領微心愿清單,為困難黨員送去組織關愛。打造“趣織社”手工培訓班,制作手工作品,依托“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愛心櫥窗”進行義賣,緩解困難黨員經濟壓力。
二是圍繞思想上解惑,做“貼心”黨組織,提升黨建戰斗力。黨群串門,開展紅色家訪出實效。黨組織上門與黨員進行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與黨員暢談心聲,傳遞黨的聲音,宣傳黨的思想和國家的各種惠民政策,讓黨的聲音家喻戶曉,黨的政策,深入人心。黨群交心,擰緊社區黨建一股繩。從過去講“大道理”轉變成做黨員同志們的“貼心人”,從社區“走”出去,“走”進黨員群眾的身邊,真正了解黨員群眾所需、所想、所盼。黨建促學,提升社區黨組織思想建設。充分發揮黨建領學的作用,線上依托“萬村網頁”和“學習強國”為窗口進行學習,線下開設“社區黨校”和“社區治理學院”集中學習,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筑牢黨建思想根基。
三是圍繞生活上解難,做“用心”黨組織,提升黨建向心力。落實小區“四個公共”,提升黨組織服務能力。包括社會救助服務、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殘疾人康復管理等方面,著力提升社區黨組織服務居民黨員的水平。黨建引領志愿服務,解決困難黨員生活難題。社區黨委組織公益、慈善機構和黨員志愿者及義工等,打造“紅色先鋒”黨員志愿服務隊,廣泛開展“助老助殘”公益活動,定期上門解決困難黨員生活難題。整合就業資源,提高困難黨員就業率。積極對接轄區企業,整理企業用人信息,為困難黨員提供就業機會。黨組織開班教學,提升困難黨員自身就業能力。社區黨委對接包河人力資源市場每年定期開設月嫂、育嬰師等熱門培訓班,解決困難黨員家庭就業難的問題。
四是圍繞精神上解悶,做“暖心”黨組織,提升黨建創造力。加強文化建設,推進社區文化惠民工程。通過社區“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打造居民文藝交流陣地。黨群服務站內藝術氛圍濃厚,書法、繪畫、手工、剪紙、圖書閱覽等多功能于一體。同時社區黨委積極開展社區文化交流與學習活動,結合重要節日,以文藝匯演的形式開展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紅色文化宣傳活動,大力提升社區黨組織文化建設水平。建立黨員文化服務隊,提升隊伍建設。充分利用社區文化骨干和專業文化組織,打造“黃梅戲班”、“柔力球隊”、“古韻傳奇手鼓隊”等13支居民黨員文化隊伍,廣泛開展社區文化服務活動。堅持群眾路線,創新主題黨日。社區主題黨日活動在形式和內容的安排上更加貼近黨員實際和群眾需求,創新形式,激發廣大黨員同志的參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