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在“學史力行”中顯擔當、重作為。6月9日上午,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黨支部與中國信達安徽分公司第一、二黨支部開展主題為:“學黨史、悟初心、擔使命、踐行動”暨“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黨日活動,通過黨組織結對共建匯聚為民辦實事的合力,點亮居民群眾的“微心愿”。
網格黨員主動沉下去,把群眾的微心愿“找出來”。
“我們小區廣場上的健身器材時間久了,有的已經不能使用了,早晨我和老伴想去鍛煉身體,有時鍛煉的人多了,只能‘排隊等候’,我們已跟物業反映過,今天正好你們社區到咱們小區巡查,我們也向你們反映一下,能不能幫我們小區廣場上已破損的健身器材更換一下,這樣我們鍛煉身體就方便多了。”來自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春暉園小區的居民張阿姨向社區網格黨員王凌寒說出了心中的“微心愿”,王凌寒認真傾聽并當場向張阿姨表示:“你反映的情況,我回去及時向社區主要領導反映,阿姨也請您放心!我們會想辦法解決好這個問題”。
“韋委員,我的助聽器已經兩三年了,最近聽的不是很清楚,家里的重擔都在我一個人身上,換個新的需要一兩千,家庭困難沒那個經濟實力,我想請求社區能不能幫我聯系一下社會好心人捐贈一個助聽器給我。”家住濱湖惠園小區的聽力殘疾人郭大爺向入戶走訪的社區支部委員韋云萍這樣反映。
像張阿姨、郭大爺這樣的群眾“微心愿”還有很多,濱湖惠園社區黨支部為了把黨史學習教育的工作成效轉化為“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成果,通過社區“兩委”包片主動深入到小區和困難群眾家中,把發現的問題收集上來,把群眾的需求記錄下來,社區網格黨員把發現的問題和群眾反映的訴求匯總成“需求清單”,通過社區“兩委”例會,進一步明確到人和具體到辦理期限,竭盡所能給予解決。
社區黨組織多方聚力,把群眾的微心愿“發出去”。
“問題是發現了,群眾的合理訴求也收集上來了,但如何解決好問題,這才是關鍵”,濱湖惠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張世偉表示,有些問題的解決單靠社區‘單打獨斗’一時難以解決,需要通過區域化黨建的力量,多方聚力,才能形成黨建引領之下‘共商、共治、共享’社區治理的良好局面。
通過區域化黨建,在街道黨工委的牽線搭橋下,社區黨支部與駐區單位中國信達安徽分公司對接聯系上,社區黨支部把整理好的更換小區健身器材和困難群眾幫扶的“需求清單”發給了中國信達安徽分公司第一黨支部,通過雙方黨組織溝通,中國信達安徽分公司第一黨支部當即表示:“正好我們也在深入開展學黨史主題教育活動,近期我們也想為社區居民辦點實事,你們發過來的群眾‘微心愿’,我們認領了。”
社企黨組織結對共建,讓群眾的微心愿“有著落”
在社區黨支部與中國信達安徽分公司溝通對接下,明確通過公司的第一、二黨支部與社區黨支結對共建,雙方簽訂共建協議,根據社區提供的群眾‘微心愿’清單,由該公司資助捐贈,幫助社區群眾解決實際需求,這樣群眾的反映的‘微心愿’終于“有了著落”。
“這在樹蔭底下裝幾個棋牌桌實在好,下棋打牌再也不用側著身子坐在花壇邊了了!”“小區健身廣場上加裝了蹺蹺板和公園椅,既滿足了孩子,也方便了家長,實在是貼心!”見著小區里添置了新“大件”,活動廣場“舊貌”換“新顏”,小區居民無不交口稱贊。
自從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黨支部始終堅持群眾“需求導向”,把“學史力行”作為開展此次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落腳點”和“試金石”,統籌謀劃、整合資源,結對共建“聚合力”,牢記初心使命辦實事,點亮群眾“微心愿”,不斷彰顯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