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社區康園黨委針對小區存在的治理難點、痛點問題,建立“行走議事廳”的居民議事載體,通過“收集問題、擬定議題、議前調研、多方協商、公開結果、加強監督”六步工作法,在行走中做到“問需問計問政”,以協商議事新機制助力構建回遷小區治理新格局。
建立健全以康園黨委為核心的組織領導體系,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面覆蓋的社區黨組織協商議事體系和工作機制。行走議事廳充分發揮老黨員作用,依托網格化綜合治理,把黨員骨干發展成為“行走議事員”,通過“行走議事員”,在小區征集問題和發現問題,充分發揮老黨員在協商議事中帶頭作用,帶動居民群眾積極參與議事。
康園黨委對收集的問題進行研究,利用黨群服務站建立議事場所,擬定議題,利用居民群、樓棟群,打造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網格小區居民“掌上議事廳”,將議題公示在“掌上議事廳”,讓居民的話有處說,說出的話有回應。網格支部書記通過線上建立微信群,面對居民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給予反饋,并將問題分類歸納,借助新媒體平臺收集議事主題,將互聯網議事與線下議事相結合,促進協商實效。
做到“問題在哪,協商到哪”,對議題精準摸底、因事設崗、人盡其用、就地就近的原則,引導樓棟長、黨小組長,轄區242名黨員發揮議前調研作用。對于涉及利益相關方不多的,采取個別走訪、單獨約談、小范圍懇談以及社區調解等形式開展協商;對于涉及面廣、關注度高的事項,要經過專題議事會進行協商,確定參與協商的各類主體,報“行走議事廳”工作小組審核同意后正式確定為協商項目。重點關注獨居老人、特困群體、留守兒童等人群的需求,找準居民關心的難點、痛點,提高行走議事協商的精準性。
明確相關責任主體,對需要社區或各利益相關方落實的事項,及時組織實施,落實情況要在規定的期限內反饋到“行走議事廳”工作小組,嚴格執行方案,公開議事結果,工作小組負有監督并督促各責任主體執行決議的責任。基于康園的具體情況,依據居民的實際需求,通過開展各類的服務,對居民需求和協商事項進行精準回應,以議事會為載體,實現居民自治,既解決了居民的煩心事、揪心事,又做到了民事民議,民事民決。
對協商結果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議事會向協商主體、利益相關方、居民反饋落實情況。議事事項實施結束后,“行走議事廳”工作小組通過召集居民代表和利益相關方座談會、發放居民滿意度調查表等方式,了解居民對事項實施過程的滿意度情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在協商議事過程中增進社區居民相互認同,凝聚共識,從而推動社區基層治理的發展。
針對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對能夠現場解決的,由各黨支部現場解決;對暫時不能立即解決的,由黨委進行分類梳理,建立項目清單,依托全域黨建,召集問題涉及的單位共同研究分析解決,形成“黨委主導搭臺、群眾主角唱戲、社區引導保障、共建單位參與”的工作格局。“同住安康地·議出幸福園”累計開展各類議事活動120多次,參加人數達 2000余人次,解決居民區難點問題 5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