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是政府的重點民生工程,是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農貿市場也在一步步地改變自己,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消費者的需求。但是它的提升速度依舊趕不上社會發展的速度,因此,品質更高的智慧農貿市場應運而生。智慧農貿簡單的說,就是數據化管理市場,運用科技手段,采集交易數據,通過“一云多端”智能系統,實現農貿市場管理、服務和監管的信息網絡化、工作規范化、管理現代化的網絡平臺。
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柜臺,五顏六色的蔬菜水果整齊擺放,穿著整潔的攤主規范經營,一改往日農貿市場“臟亂差”的現象。除此之外,該農貿市場還配備有免費停車位,上面兩層是安徽各市特色館,整體風格是宋代建筑風格,囊括省內文化特色集一體的廬州坊商業綜合廣場。
“以前買菜和水果只能去小區的小超市,總怕買到不新鮮的食品,現在家門口開了這么大的一家農貿市場,可供選擇的種類多而且買的菜吃起來也放心,從家中步行著就能過來很方便。”家住附近小區前來買菜的許女士說到。
五星級的購物環境,為周邊居住的市民提供了更加良好的購物體驗。而在居民尤為關心的價格方面,得益于社區與市場管理人員的綜合調配控制,加之政府對民生工程的政策支持,所售商品均明碼標價,價格與普通農貿市場無異,甚至還會推出一些特價商品讓利于顧客。
青年社區黨委根據合肥市包河區的民生工程“1+8+N”工作法,統一規劃建設一批社區“兩級中心”,通過規劃建設、升級改造和軟硬件管理同步提升,進一步優化購物環境,提高轄區農貿市場服務周邊居民生活的能力,為城鄉群眾打造多種便民功能為一體的新型智慧農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