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為了方便群眾就近訴訟,減輕訴訟的繁瑣,同時也有利于人民法院的,就近辦案,以案說法,有效的開展法治宣傳,包河區人民法院濱湖法庭、包河區人民法院第五黨支部聯合方興社區瑞園黨委在瑞園小區開展一次巡回法庭,現場以真實的民間借貸,讓居民了解如果遇到借貸糾紛該怎么通過訴訟途徑解決問題。
四張桌子,幾把椅子,廣場中間掛著國徽和“包河區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橫幅,一個臨時的審判法庭就組成了。上午10點,隨著響亮的法槌聲敲響,巡回法庭正式開庭審理原告孫某與被告王某借貸糾紛一案。雙方是相識多年的朋友,后王某以做生意急需資金為由向孫某借款,孫某前后以銀行轉賬和現金的方式借給王某100萬元,并承諾半年后還清。借款到期后,經原告孫某多次催要,王某歸還32萬元,剩于68萬元卻遲遲不還,遂將王某訴至法院,要求其返還借款本金并按照銀行利息支付利息。原告、被告按照法定程序依次進行法庭陳述、法庭詢問和法庭調解。由于案情復雜,該案并未當庭宣判。
庭審結束后,周法官就借貸糾紛案件所涉及相關法律問題對在場群眾進行了普法解說。同時,周法官也提醒各位居民,出借人出借款項時,要注意留存書面債權憑證,明確出借人、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借款金額、借款期限、利息、還款方式等,注意不簽署空白合同和與實際金額不符的合同,盡量選擇銀行轉賬的方式避免使用現金方式支付。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明禮誠信、文明借貸是每個公民都應該遵守的社會準則,希望廣大人民群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此次巡回審判通過真實的案件審理,以案釋法,讓法治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宣傳和警示教育效果,有利于推動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