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湖世紀社區振杰網格黨委始終堅持以黨建創新引領社區治理創新,打造“振杰老兵”黨建品牌,營造“老兵”文化,把品牌創塑實效轉化同推動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振杰網格黨委始終以“四個堅持”夯實“振杰老兵”黨建服務品牌,自品牌創塑以來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讓轄區群眾看到了變化、得到了實惠、感到了溫暖,同時振杰網格黨委也榮獲了“2020年包河區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筑牢“老兵”組織基礎。突出組織引領,實現組織聯動。網格黨委最大限度地發揮戰斗力量,將廣大黨員和群眾的思想、行動、力量和智慧凝聚起來,齊心協力投身社區治理。振杰網格黨委聚合轄區單位,充分發揮網格黨委核心作用,同時破除地域隔離,與安徽重競技中心、合肥市特警支隊、安徽鼎元建設、安徽省物業管理協會、安徽省石材協會等11家黨組織結對共建。定期走訪、對接,相互對接需求,搭建平臺,增進情感認同。400多名在地黨員和160多名在冊黨員,是一個龐大的紅色資源,也是社區治理人才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富礦,“老兵”在發揮作用的同時團結、引導“新兵”加入,黨員“老兵”依托紅管家議事會平臺,在網格全域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動員組織起不同層級、不同組織隸屬的黨員在樓棟、小區履職盡責,激活了“紅色細胞”的內在潛力,讓黨員的作用發揮在身邊。
二是堅持融合再造,匯聚“老兵”強大合力。“振杰老兵”喻指積極參與社區治理服務,發揮長期長效的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和退役老兵、核心骨干志愿者們。傳遞講政治、肯堅持、能奉獻的“老兵”精神,帶頭做好組織人、社會人、鄰里人,團結更多的居民積極參與社區建設,成為“新兵”,堅守奉獻,成長為“老兵”,將“振杰老兵”精神不斷傳遞。在過去原有的社會組織基礎上,整合黨員“老兵”、公益“老兵”、退役老兵三支隊伍,共計2100余人,打造“紅管家議事會”、“公益能人坊”、“老兵工作室”三大平臺,對治理和服務力量進行組織化、系統化、體系化,實現服務型向治理型轉型。黨員“老兵”依托紅管家議事會平臺,在網格全域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公益能人坊”作為公益項目“根組織”,下設多類型“微組織”,公益“老兵”們結合自身一技之長投身于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滿足了轄區糾紛調解處理、為老服務、文明養寵以及兒童服務等多方社區治理、服務。退役“老兵”通過老兵工作室平臺開展矛盾化解、協調議事。
三是堅持機制保障,彰顯“老兵”治理實效。開展“兩庫”建設,聯結7家駐地單位,結對共建11家單位黨組織,通過互訪互通、平臺共建實現需求清單和資源清單有效對接,建立電子在線資源庫。在原有社會組織人才庫的基礎上,按照黨員、公益、退役老兵三類聚合樓棟中擁有一技之長的能人、三在黨員,退役軍人,建立起2100余人的老兵資源庫。運行“1+2+N”治理模式,由網格長進行統籌,破除街面、園區院墻物理隔離,依托“世紀云居”、“共治包河”大數據支撐,助力自治力量培育,壯大“老兵”隊伍。同時建立培訓賦能、會議推進、文化宣傳、褒獎激勵4項機制保障“老兵”運行實效。如今在振杰網格,退役“老兵”站出來義務調解鄰里糾紛,公益“老兵”辦起了健康咨詢服務,黨員“老兵”貢獻了自家訂閱的報紙放置在樓棟大廳供居民閱讀。從去年8月到現在,“老兵”通過線上、線下幫助轄區居民群眾解難除憂,成功化解婚姻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等大大小小糾紛110余件,服務居民群眾420人次。“振杰老兵”成為推動樓組黨建、樓組自治、小區自治的“主引擎”“主心骨”。
四是堅持以文化人,滋養“老兵”精神根脈。“老兵”精神作為“振杰老兵”品牌最重要的內涵和底蘊,堅持把加強文化引領、文化塑造貫穿“振杰老兵”品牌的全過程。鼓勵引導“老兵”自己畫標識、談設計理念、評選標識,將標識作為文創的重要元素體現在各類“老兵”文創中,按照紅、藍、綠三種顏色臂章區分黨員、公益、退役三類“老兵”,由黨組織負責人、“老兵”本人在小區廣場、樓棟大廳、共建單位、“老兵”隊伍中開展宣講。鼓勵引導黨員群眾結合“老兵”精神培育本樓棟的文化內涵,如“光榮之家樓”,不僅豐富了樓棟的文化特色,更增進了“老兵”的情感共鳴。